根據氣象署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鳳凰颱風可能在週四(11月13日)凌晨2點前,從台灣西南方登陸,臉書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台灣南北的「最搖滾風雨」時間不同。
粉專提到,雖然鳳凰颱風在靠近台灣的過程中可能逐漸減弱,但還是要特別呼籲西南部縣市的居民,鳳凰颱風本身結構屬於大風場,西南部又在危險半圈內,請務必以最高規格進行防範,主要影響時間會是在週二晚間至週四凌晨。
至於北部及東部地區,快的話明天(11月9日)晚上,或是週一就會開始下雨,加上東北季風開始增強、迎風面關係,共伴效應將開始發威,發生的位置將會出現持續性的劇烈降雨。即使颱風是從西南部上來,仍不可輕忽共伴、迎風面造成的劇烈降雨威脅,週一、週二風險最高。
至於為何鳳凰颱風登陸前會減弱?因為其登陸菲律賓前將達最顛峰狀態,也就是強烈颱風,穿越菲國時會減弱。進入南海後有機會重整短暫增強,但隨著逐漸北上靠近台灣過程中,因發展環境劣化,強度會再度減弱下來。至於侵襲台灣的強度,就看減弱的速度而定,減弱得快就輕颱登台,減弱得慢就接近中颱登台。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粉絲頁「林老師氣象站」則發文表示,鳳凰颱風在其巔峰時期的強度,可達中度颱風上限至強烈颱風等級之間;且7級暴風圈半徑也擴大高達320公里,是個又強、又大的怪物。
但是,鳳凰颱風在接近台灣時,評估強度則會快速且明顯的減弱,推判降為輕度颱風等級的機會最大;但仍不可輕忽其可能帶來的風雨浪影響與破壞。除了因為登陸菲律賓而結構受到破壞之外,在其北轉過程中,北方冷空氣的逸入作用,破壞颱風原本暖心結構特徵;加上,又進入一個海洋熱焓量低、且垂直風切大的海域,最後,林得恩說「護國神山」中央山脈很夠力,鳳凰颱風將會受到中央山脈嚴重破壞颱風結構,颱風強度將會快速減弱;尤其是在其可能登陸陸地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