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網友在社群分享「蟑螂咖啡」,引起網友熱議;根據中國媒體報導,該飲品來自一家以爬蟲類為主題博物館推出的特色飲品,包括蟑螂、大麥蟲製成的咖啡,以及萬聖節限定螞蟻飲品與含豬籠草消化液的特調飲品。
業者指出,為了打造與自身特色相符的產品,同時為確保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所有昆蟲原料皆於中藥行購買,其中以蟑螂咖啡為例,一杯定價人民幣45元(約新台幣196元),味道焦香帶有一絲微酸,大麥蟲咖啡帶有焦香味,萬聖節限定的螞蟻咖啡口感偏酸,豬籠草特調則是接近普通飲料口感。
雖然特色飲品引起社群話題,不過業者認為「仍屬於小眾產品」銷售量尚可,許多消費者因「心理接受問題」不敢嘗試,目前一天大約能賣出十幾杯,多以好奇心旺盛、年輕消費族群為主。
報導指出,該博物館推出的昆蟲咖啡並非中國首次出現,今年3月雲南業者推出蚱蜢、竹蟲咖啡,杭州一家咖啡館也曾推出「蛇咖」,還有孩童因此被嚇哭,導致產品開賣1天便緊急下架。
不過網友質疑,業者聲稱昆蟲原料均來自「中藥行」,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物使用標準,中藥材若要添加至食品中,必須「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名單」;卻在中藥材102種原料中未見「蟑螂粉」或任何類似原料,且大麥蟲也沒有傳統食用證據,對於添加於食飲品存疑,呼籲昆蟲食品可能是未來趨勢,也是行銷噱頭,但應確保「合規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