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關門,因先前議會無法通過對延長撥款的法案,導致進入所謂的「政府停擺」。川普一度表態「沒在怕」,但部分預算未通過,的確影響多個部門的運作,包括關閉科學研究、客服等各項業務的辦公室,數萬名員工放無薪假等,甚至連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小編都一度發文稱:「由於撥款問題未決,本社群帳號在辦公全面恢復之前將不會定期更新,僅會發布緊急安全資訊。」
不過美國政府停擺問題,在本月初露出曙光。日前參議院領袖已達成跨黨派臨時協議,部分民主黨議員讓步,將政府資金暫時延長至2026年1月30日。參議院在9日舉行程序性表決,以60票對40票通過妥協方案。接著就在12日進入到眾議院投票階段,並以222比209票通過。最後的步驟,就是交由川普簽字,因此眾議院的通過也意味著,美國聯邦政府即將重啟。
根據協議,國會將通過為農業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及國會本身提供全年資金,其他機關資金暫時發放至明年1月30日,另外還有支薪給被迫放假的政府員工、恢復對地方政府的聯邦款項,以及召回停擺期間被裁的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