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有消息人士指出,由於美國政府日前面臨停擺問題,而今若能盡快結束,台灣希望能在本月底前敲定關稅協議。目前川普政府正在與台灣就關稅協定中的一項條款進行談判,其條件類似於美國之前和日本與南韓達成的協議類似,美方也將要求台灣的投資金額規模「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與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
報導提到,美國最高法院正在裁量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是否有效,若最高法院真的判決川普的關稅政策無效,台灣仍會持續推動與美國的關稅貿易協定,因為台灣更擔心美國商務部的「232條款」調查,因為這會影響到台灣在全球居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深怕美國對半導體徵新關稅。
報導也指出,川普政府面臨最高法院裁定關稅權力之際,外國預計與美國政府的談判將加快進展。如果屆時最高法院裁定川普的關稅政策無效,可能會削弱美國政府的談判能力,這反而有利於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在關稅談判桌上反而站上主導地位。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0月初訪美後,曾召開記者會說明擴大對美投資部分。她指出,已經向美方提出有別於日韓的「台灣模式」,將以企業自主規畫,搭配政府金融信保,透過政府對政府模式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