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美推半導體製造回流 或可創造台美雙贏

童子賢:美推半導體製造回流 或可創造台美雙贏

mirror-daily-logo

2025/11/13 18:04:00

記者:

吳筱雯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據他了解,台美關稅談判近期有不錯的進展,面對外傳美國要求要求台灣在美國對美國的投資額介於日、韓之間,他分析,美國政府渴望製造業回流、尤其希望半導體先進製程能在美國落地,但是先進製程不光是砸錢就能推動,也需要三大條件配合,美國這個願望而在全世界的夥伴中,只有台灣有能力協助,如果能各取所需,將創造台、美雙贏的機會。
童子賢今日出席「2025資訊月X台灣教育科技展」開幕,他透露,日前他有機會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碰面,對於關稅談判狀況,鄭麗君的口風很緊,可是他可以判斷台、美雙邊溝通應該有效,他相信關稅談判的進展應該不錯。
面對美國政府幾乎以強迫方式,要求日本、韓國加碼對美投資額,甚至不能過問美國政府怎麼運用資金,外界也盛傳,美國要求台灣對美投資額將高達3500億美元至5500億美元之間,以換取較低的對等關稅,童子賢分析,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談判風格,一向是用很高的喊價開局,能不能落實是另外一回事,美國政府渴望製造業回流、尤其是晶圓製造的先進製程,先進製程的確投資規模極為龐大,在台灣就算有各項條件支援,蓋一座廠就要200~250億美元,可是,先進製程不光是砸錢就能推的動,還需要人力資源與完整的產業鏈配合。
他指出,美國近20年因服務業發達,年輕世代少從事半導體製造業,即使有資金,也未必有足夠人才,而且,半導體供應鏈高度分工也高度運用科技,例如無塵衣的清洗流程本身就是高科技,製程所使用的精密工業等級硫酸美國沒有在地供應能力,台積電甚至得從台灣裝櫃運到美國廠,台灣用了20、30年才累積成完整供應鏈,美國若缺乏在地產業鏈,喊出的投資額再大,都沒有太多意義。
但童子賢也認為,川普政府讓半導體先進製程在美國落地的願望,綜觀美國的全球貿易夥伴中,也只有台灣有能力協助美國圓夢,如果台、美雙方能夠有效溝通、化解彼此歧異,美國可以導入先進製程在當地製造,台灣則能讓關稅維持在與競爭者相符的水準,各取所需、創造雙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