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目前能自豪的監偵系統,就是空軍所管轄的「長程預警雷達」,可以看到3000公里範圍以內的導彈、遠程火箭發射及戰行器起飛的動態,其任務電腦並可提供即時戰場覺知、預測飛彈落點、建議接戰方式等功能,因此空軍可以絕對掌握中共戰機起飛及火箭軍發射的動態。
但對於海上的目標物則因為海軍在建構海上目標偵搜系統,則無法像空軍能投資400多億台幣購買「長程預警雷達」,而是以勤儉建軍的方式,以傳統的方式由海軍雷達站台對範圍內的海上目標進行監控,就連不明船艦的追蹤還要靠人來判斷。
而在中共解放軍在「情報、監視、偵察(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Reconnaissance ISR)方面,其在太空、衛星監視、海空偵察平台建設方面,近年來進展迅速,就連解放軍的空軍與海軍也都全面在ISR支援平台方面增強,包括有遠程偵察機、空中加油機、無人偵察機、電子偵察機等等,甚至還在海上及灰色地帶區域,透過商船、漁船、海監船,與軍艦建構海上偵察網,進行廣域監控與情報收集。
國軍資深將領就曾憂心指出,國軍現在透過對美軍購,專門購買先進戰機、M1A2T地表最強戰車、可攻擊中國本土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但國軍陸、海、空軍基層的指管通情系統,由於軍種與單位眾多、裝備年代差異大,因此發生系統格式不一、訊息仍需人工轉介及整合即時性受到影響,導致「資料都有,但組不起來或傳遞不夠迅速」的問題仍存在,屆時這些先進武器是否能在戰時發揮應有的水準,實在不敢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