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爽中6億樂透決定做一事 快樂沒了反崩潰「靠一事贖罪」
66歲老翁中了日幣6億元的獎金。示意圖/PhotoAC

老翁爽中6億樂透決定做一事 快樂沒了反崩潰「靠一事贖罪」

mirror-daily-logo

2025/11/15 10:18:00

編輯:

陳儷文

許多人可能認為,中獎是「改變人生」最戲劇性的方式。然而,有時,突如其來的中獎之後,等待著他們的卻是難以想像的殘酷現實。日本東京一名66歲的退休老翁,意外中了6億日圓(約新台幣1.2億元)的樂透之後,把好消息對家人隱瞞,自己偷偷花錢,卻產生了罪惡感,甚至快要崩潰。
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由於隱私問題,追蹤日本巨額彩券中獎者的行蹤十分困難。但在美國,關於巨額彩券中獎者最終的命運卻流傳著幾種廣為流傳的說法。其中最聳人聽聞的說法是,約70%的巨額彩券中獎者會在5年內失去所有資產並申請破產。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約有1/3的中獎者會在幾年內破產(33%)。
66歲的退休老翁每個月退休金可以領日幣20萬元(約新台幣4萬元),老婆的退休金每個月是日幣10萬元(約新台幣2萬元),他在中樂透之前存有日幣5700萬元(約新台幣1130萬元)的資產。由於兩個孩子上大學和出國留學的費用,他的積蓄並不多,只有約日幣2700萬元(約新台幣535萬元),與他之前的年收入相比微不足道。
他的嗜好是在附近一家老式咖啡館裡看報紙。與現代咖啡館不同,這裡看不到商務人士用筆記型電腦工作,顧客大多是像老人。他在回家的路上還會順便去彩券行買幾張彩券。他總是讓售票員幫他確認是否中獎,即使沒中,他也覺得很有趣,因為他是在買一個夢想。
然而有一天,當他像往常一樣把彩票遞到櫃檯時,彩券行的小姐卻用一種不同的眼神看著他。因為他中了大獎,她讓老翁去銀行辦理兌獎,才知道自己中了日幣6億元,但他絲毫沒有喜悅之情。相反,他感到頭暈目眩,甚至一度想把手裡的中獎券撕碎丟進便利商店的垃圾桶。巨額獎金讓他有些害怕。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即將被毀。但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心想「聽說中樂透的機率比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低,這是一種人生體驗。我本來只是想要一輛車,想把家裡的馬桶修好,如果錢讓我發瘋,我可以把錢全部捐出去。」
老翁決定向妻子和孩子保密。去銀行時,老翁穿著在超市買的樸素衣服,讓他看起來像個退休老人,一點也不像帳戶裡有6億元的「超級富豪」。當晚,老翁對妻子謊稱自己意外獲得了日幣500萬元(約新台幣100萬元)。他說:「我們之前在公司買的美元保險,因為日元貶值,收益增加了。我取消了保單,所以就用這筆錢來裝修房子吧!」妻子聽後驚嘆道:「哇,真是太好了!」然後就沒再追問。
接著,老翁向往常一樣,每天早上到咖啡館坐一坐,想著要徹底享受年輕時為家庭犧牲的一切。首先,他想要一輛車,儘管他是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廠的經理,卻一直開著一輛鏽跡斑斑的小車。然而,由於他必須瞞著妻子,所以不能把車停在公寓的停車場。他需要租一個離家較遠的停車位。
買完車後,他的下一個念頭就是去東京的豪華酒店住一晚,他想要一次奢華的旅行,開著他的新車入住豪華酒店,於是對妻子撒謊說自己要和朋友去釣魚,起初他過得非常開心,入住全國各地的溫泉旅館,但一個念頭開始出現:「我想帶妻子一起來」,因為酒店都是成雙成對的客人,讓老翁內心的罪惡感越來越高。他發現自己一個人享受,是一件很無聊的事。就在中樂透6個月之後,他停止了享受,這半年他只花了日幣1800萬元(約新台幣360萬元),他不再去以前常去的咖啡館。他也疏於照顧他的豪車,這輛車停在停車場,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還要擔心電池會沒電。老翁心裡開始感到沉重,每一天都索然無味。
儘管帳戶裡的獎金並沒有明顯減少,但他之前認為中樂透會徹底改變人生的想法似乎變成了事實,他不再查看銀行帳戶餘額,正是這筆錢讓他的生活如此無聊。如果這筆錢是他透過辛苦工作賺來的,他就不會有這種感覺。老翁後來開始失眠,每天都在家裡喝酒,有時候一整天都穿著睡衣,懶到甚麼事都不想做。
他決定不再面對這筆獎金。他考慮過捐贈,但又擔心妻子會發現。於是,他諮詢了理財規劃師,決定將剩餘的獎金全部投入壽險保單。他去世後,保險金將支付給妻子和兩個孩子。突然給家人留下如此巨額的遺產,無疑會讓他們感到驚訝,這或許也會對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老翁自己也無法承受這種壓力。
他後悔當初中了樂透,他曾堅信「金錢買不到幸福,但可以避免不幸」。這種信念激勵著他努力工作賺錢。然而,事實證明並非如此。透過正當途徑,例如工作或經商,獲得的金錢,用起來才安心,他現在覺得「金錢本身毫無意義」。
報導指出,在日本,「金錢素養」一詞已廣為人知,然而,即便知識水平有所提高,有些人可能仍然缺乏關鍵的面向:對金錢的心理韌性以及對金錢社會意義的理解。有些人會在突然獲得一大筆錢時感到極度焦慮,而另一些人則會因為缺乏對金錢意義(社會意義)的理解而出現劇烈的性格變化。這種情況不僅會發生在彩券中獎者身上,也會發生在獲得巨額保險金的人身上。
如果缺乏自我調節能力,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可能在社群媒體上幼稚地炫耀財富,對他人表現出居高臨下的態度,喪失理財意識,甚至導致價值觀和性格的顯著改變。理解金錢的社會意義至關重要,它並非證明自我價值的工具,而是交換價值的工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