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餵食野生熊
北海道著名的棕熊棲息地知床半島的岩尾別川,發源於羅臼山,不少遊客都會到此地觀賞棕熊生態。今年8月,一名登山者在羅臼山遭棕熊攻擊身亡,據當地旅館老闆指出,現在熊和遊客之間的距離明顯變近,甚至有遊客會靠近並餵食棕熊,這可能是導致熊的習性出現問題的原因。另外,遊客在路上丟棄的食物殘渣,也可能會吸引棕熊到人類的居住區域。
AI影片氾濫誤導人
今年日本熊害嚴重,媒體也有廣泛報導,但是在網路上仍然出現很多利用AI生成的假影片,內容為人們餵食熊、擁抱幼熊的畫面,即使存在不自然之處,但是在短影音盛行的年代,仍然讓人難辨真假,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真實畫面。
舉例來說,近日有人用AI製作「棕熊咖啡館」的影片,並表示可以在咖啡廳中餵幼熊吃零食,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寫下「太可愛了」。這類訊息的傳播,恐怕會讓人對危險的情況產生誤判。
熊的學習能力驚人
日本各地果園受到熊群騷擾,群馬縣的一處蘋果園就長期遭到一隻熊的入侵,園內監視器時常拍到胖嘟嘟的熊摘蘋果吃,果園上個月架起電網,原本以為可以驅趕熊,但監視拍到熊還是安然無恙地多次進出果園。畫面顯示牠懂得利用「人進出的柵欄缺口」,等果園打烊後才出現。專家認為,牠已經完全學會如何躲避電網,亦表示這就是所謂的「智慧熊」。
另外,一名獵人透露,每隻熊的個性不相同,試圖穿越電網的方法也不一樣,有的會害怕電網、有的會鑽進地下躲避,最重要的是如果是母熊帶著小熊,小熊則會模仿母熊的行為模式,學習能力相當驚人。
偏遠地區人口減少
近期熊出沒、活動的次數增加,可能跟熊群的數量增長有關,然而偏遠地區的人口數量下降、人類活動範圍縮小,導致廢棄農地增多、森林管理疏於維護,因此削弱了熊跟人類的「隔離」關係。再加上熊的食物減少,可能會導致熊的活動範圍擴張的人類活動的區域,造成傷亡。
今年熊害嚴重 4月至10月已有196人遇襲
今年熊害的嚴重程度已經創下紀錄,日本環境部統計,今年4月至10月共發生176起熊襲擊人的事件,造成受害人數達196人,是5年來受害人數最多的一年。10月份日本全國發生77起熊襲擊的事件,一共造成88人受傷、7人死亡,是從以前到現在單月的最高紀錄,截至今日,今年度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13人,同樣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其中超過一半的死亡事件發生在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