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很多人會說「早上好難醒,很怕冷」,不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事實上大部分情況根本不是「怕冷」,而是身體正在對冬天的冷空氣恢復「原廠設定」。
冬天難醒!身體內「周邊血管收縮+顫抖產熱」保命
當氣溫下降,人體皮膚、手腳的血管開始收縮,讓血流往身體核心,如心臟、肺、腦部集中,甚至棕色脂肪、肌肉、心血管系統都會一起往上場,協助讓體內「周邊血管收縮+顫抖產熱」,是人類面對寒冷的基本反應。也因為身體把熱量優先作為體內「保溫」,就沒有過餘能量,醒後立刻下床。
賴床不是鬧鐘害的!冬季褪黑激素分泌時間較長
至於冬天「特別想賴床」原因,其實真正決定醒不醒得來,不是鬧鐘,而是「生理時鐘+褪黑激素」,黃軒表示,褪黑激素在「黑暗」的時候分泌,而冬天夜長日短,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也會跟著拉長,因此同樣早上7點,夏天明明與冬天是同一個時間,不過冬天的大腦會出現黑夜的錯覺,這是動物感知季節變化的重要訊號。
好想繼續貪睡?小心可能在害自己靈魂慢半拍
事實上不僅冷天造成血管收縮、褪黑激素影響起床活力,研究顯示,剛醒來的15 分鐘至1小時以上,注意力、反應速度、工作記憶都明顯下降,是「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在扯後腿;不過若一直按「貪睡」,大腦被迫在短時間內重複「醒又睡」,睡眠慣性反而拖更久,導致靈魂永遠慢半拍。
出現4情況不是冷天問題!當心疾病已上門
因此黃軒建議,冬天起床慢先不要責怪自己,「這是人體為了保暖與節能,啟動的古老生存機制」,只要起床後活動一下、曬曬太陽,大腦就會慢慢清醒;不過當出現以下4種情況就該當心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憂鬱症、甲狀腺問題、作息混亂等其他心肺疾病因素:
- 冬天以外的季節,嚴重難以起床
- 白天常昏昏欲睡、時常「度辜」
- 即使睡很久,精神還是沒有恢復
- 睡眠時合併大聲打呼、呼吸中止、情緒暴躁、頭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