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臉書、IG!社群平台全被告「內部驚人研究外洩」…祖克柏:兒童安全不是優先
Meta遭美國學區聯合提告。圖/資料照

不只臉書、IG!社群平台全被告「內部驚人研究外洩」…祖克柏:兒童安全不是優先

mirror-daily-logo

2025/11/23 16:06:00

編輯:

古靜兒

美國多個學區近日向聯邦法院提出集體訴訟,控告Meta、Google、TikTok與Snapchat長期隱瞞社群平台對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健康危害。訴訟文件中更揭露,Meta曾在2020年進行一項內部研究,證實臉書(Facebook)與Instagram對心理健康具有「因果性負面影響」,但公司反而叫停研究並封存結果,消息曝光後頓時引發社會譁然。

Meta刻意封殺心理健康負面證據?全美學區集體提告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Meta曾在2020年與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合作,啟動一項代號為「水星計畫」(Project Mercury)的研究,要求參與研究的受試者「停用臉書與Instagram一週」以觀察其心理狀態變化。訴訟文件揭露的Meta內部文件記載,研究結果令管理層「極度失望」:「停止使用臉書1週的人,抑鬱、焦慮、孤獨感以及社會比較的感受都下降了。」
訴訟文件指出,Meta不僅未發布該研究結果,反而對內部宣稱研究「受現有媒體敘事影響」而有負面結果,隨即終止所有後續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封存。雖然外部說法是「Meta否定研究結果」,但內部員工仍向當時的Meta全球公共政策負責人克萊格(Nick Clegg)說明,研究結果仍舊有效,更有員工擔心,隱瞞研究結果就像「菸草公司知道香菸有害,卻把結果藏起來。」
20250814_Meta示意圖_翻攝網路
Meta遭控故意封存「停用社群平台1週影響心理變化」的研究結果。示意圖/翻攝網路

批祖克柏只關心「元宇宙」!不優先考慮兒童安全

訴訟文件同步揭露2021年Meta內部簡訊紀錄指出,Meta創始人祖克柏曾表示,兒童安全並非他的首要事項,因為公司目前必須將心力放在「元宇宙」,無視克萊格多次提出「增加兒童安全預算」的要求。訴訟文件也整理出多項顯示Meta多年忽視青少年安全的內容:
  • 青少年安全功能被刻意設計成「低效」
Meta的青少年保護機制被設計成「難找到、難使用」,多個可能有效的安全功能測試都以「擔心影響成長」為由遭公司高層阻擋。
  • 性交易帳號需被抓17次才會被封鎖
內部文件指出,必須被抓到17次性交易行為才會移除某社群帳號,文件直接將此稱為「非常、非常、非常高的容忍門檻」。
  • 青少年使用率被刻意提升
Meta內部明知提高青少年使用率的「優化」,會導致青少年接觸更多有害內容,但為了提升參與度(engagement),仍強推相關設計。
  • 打擊兒童性剝削者的計畫遭擱置多年
Meta的安全團隊曾提出阻絕性剝削者的功能,但Meta管理層因擔憂「影響成長」而多年擱置,高層甚至施壓安全部門替其「不採取行動」找理由。
20251123Meta與臉書創始人祖克柏。圖/翻攝自FB/Mark Zuckerberg
Meta與臉書創始人祖克柏。圖/翻攝自FB/Mark Zuckerberg

故意隱匿風險?多家社群平台成被告

對此,美國各地學區認為社群媒體加劇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並造成校園安全與心理輔導成本增加,而且社群媒體公司蓄意向使用者、家長及教師隱瞞其產品的內部已知風險,於是同步對Meta、Google、TikTok和Snapchat公司提告。北加州聯邦地院已排定明(2026)年1月26日進行聽證會,以決定相關內部文件是否向大眾公開。
原告方對上述社群媒體公司的指控包括:
  1. 平台刻意隱藏內部研究。
  2. 公司明知危害卻推動青少年使用,甚至默許13歲以下孩童使用平台。
  3. 阻擋有效安全機制。
  4. 未妥善處理兒少性虐待內容。
  5. 在學校內積極擴大青少年使用社群平台的比例。
  6. 平台試圖向兒童相關機構提供資金,以換取對其產品安全性的公開背書。
20250711 TikTok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TikTok也被提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Meta回應!反控原告利用內部文件「斷章取義」

Meta發言人史東(Andy Stone)後續反駁上述指控,表示該研究之所以喊停,是因為「研究方法有缺陷」,並稱Meta的青少年安全措施依舊有效,且目前的防護措施是「只要帳號被標記涉及人口販運」,Meta就會即刻移除該帳號。
史東反控原告引用的內部文件是「片段摘取、誤解內部討論」,扭曲了Meta這10多年來為青少年及家長打造安全功能所付出的努力。史東也提出動議,首先強調並非完全反對公開,而是「原告要求解密的範圍過大」,要求法庭刪除部分訴訟文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