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力預算 顧立雄:具備三大特色及七大目標
針對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力預算,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具備三大特色及七大目標。(圖/鄒保祥攝)

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力預算 顧立雄:具備三大特色及七大目標

mirror-daily-logo

2025/11/26 13:04:00

記者:

王烱華

總統賴清德宣示新增1.25兆元國防特別預算。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26日)表示,國防部編列「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力預算」期程是自2026年至2033年,採購項目包括精準火砲、遠程精準打擊飛彈、防空反彈道及反裝甲飛彈、無人載具及其反制系統、強化作戰持續量能相關裝備、AI輔助C5ISR系統、台美共同研發採購裝備系統等7項。
總統賴清德昨以「我將提升國防預算以捍衛我們的民主」為題,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提400億美元(約1.2兆台幣)國防特別預算案,捍衛台灣民主。總統府上午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隨後舉行記者會說明預算編列。
顧立雄表示,我國正面臨空前未有的安全挑戰,國軍秉持以實力追求和平,備戰和不避戰,敢戰而不求戰的精神,殿定過去十年穩定之國防預算成長,以及檢視建軍備戰成果,規劃自2026年至2033年編列「強化靭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以建立可恃戰力守護國人安全。
顧立雄強調,國人都知道,台灣每天面對的是真實的危險,而且日益嚴峻。近年來,中國逐漸升級灰色地帶侵擾,併同軍事行動威懾,企圖改變既有秩序,更經常的以對台作戰為想定進行針對性軍演,以驗證攻台計劃。
顧立雄說,中國對我灰色地帶的襲擾已經合併軍事行動,對我展現多元的威懾,態樣包括應用海岸小艇滲透,駭客攻擊、海纜破壞,無人機侵擾、公務船越界執法、聯合戰備警巡,以及對臺的針對性軍演等等。企圖對我造成的影響,包括威脅邊境安全、癱瘓基礎設施以軍事系統、削弱對外的通信、製造軍事消耗、侵蝕主權,以製造低強度的衝突,並威脅國際航運人員穩定及糧食安全等等。
顧立雄提及,去年至今,中國已經舉行了聯合利劍2024系列,以及海峽雷霆2025A,其對我造人的影響在於形塑環臺的包圍態勢;擴大軍演的範圍,提高了由訓轉演、由演轉戰的風險。其威脅型態改變了壓縮台灣預警的時間。
至於預算編列,顧立雄表示,近十年國軍強化戰力,每年編列公務預算籌獲海馬士(HIMARS)多管火箭彈等武器,已經具備基本不對稱作戰能力;應對中共登島作戰,2022年編列海空戰力特別預算,籌獲天弓三型等裝備,提升演訓、防空、制海能力。而現在為了應對中共灰色地帶襲擾等新興威脅,規劃2026起編列「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力預算」,籌獲防空反彈道、反裝甲飛彈武器裝備,以完備多域拒止能力,建構多層次防衛作戰體系。
在「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作戰力預算」方面,顧立雄說,期程是從2026年至2033年,預算上限框列為1.25兆元,編列目的在於爭取預算一次性配賦,確保資源穩定、集中,加速籌獲所需戰力;項目包括精準火砲、遠程精準打擊飛彈、防空反彈道及反裝甲飛彈、無人載具及其反制系統、強化作戰持續量能相關裝備、AI輔助C5ISR系統、台美共同研發採購裝備系統等七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