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7)日國防部軍備局舉行500億元無人機徵商規格說明會,預計將吸引到台灣無人機供應鏈,像是雷虎、亞航、長榮航太、智飛科技、神通資訊科技、中光電、漢翔、經緯航太等廠商到場卡位,整場將會是不對稱商武軍團大集合。台灣欲打造自己的軍工供應鏈,國防部也早早鎖定無人機/無人船(無人載具)、航太、船艦、機器狗、以及衛星五大發展主軸。今天登場的就是無人機,其徵商條件也直接亮出底牌,一定要完完全全非紅零組件、產品才行。
任何中國大陸(含港澳)廠商都不能參與,有陸資背景廠商不能碰,整條供應鏈零件禁用陸製,換句話說,這份大單幾乎100%為台灣自己國防產業鏈的大補丸,除非台灣是本身缺乏的飛控軟體、衛星通訊晶片這類核心技術、或是還在發展中的自主研發組件,不然所有模塊零件必須國產化,等於透過國防需求一方面提升防衛戰力,另一方面也帶動產業的升級。
國防部此次開出民國115年、116年合計48,750架無人機的驚人籌購量,不僅金額龐大、功能明確,對產業的拉動效應更是直上天花板。這筆500億規模的錢,相當於蓋一座台北大巨蛋外加周邊商場的金額,而若是中型封閉式體育館,更足以蓋五座。而且這不單僅有兩年的光景,因為美國要求台灣政府2030年時國防預算拉升至5%,如此一來,無人機的後勢定還得擔綱吃重的角色。
國防部對於無人機規格、數量,又再細分成「沉浸式無人機」、「投彈式無人機」、「小型自殺式無人機」、「中型自殺式無人機」、「濱海監偵型無人機」五款。其中,操作者戴上飛行眼鏡或VR頭盔,就能透過機載的鏡頭,以第一視角進行飛行的「沉浸式無人機」需求量最大、達到34,000架。
「沉浸式無人機」具有高度的操控自由度,能更精確的進行打擊和偵察,也可群蜂作戰,減少人員傷亡,因此總購量最大。需求量最少的是「濱海監偵型無人機」相較之下僅710架,而其他三款無人機的機型,則落在4000-6000架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