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宏福苑大火/台消防專家揭「外燒內」是致命點 關窗、毛巾堵縫都沒用
香港大火因火勢從外往內燒,增加救援難度。翻攝畫面

香港宏福苑大火/台消防專家揭「外燒內」是致命點 關窗、毛巾堵縫都沒用

mirror-daily-logo

2025/11/27 09:58:00

記者:

顏凱勗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發生罕見五級大火,短時間內延燒多棟大樓,造成44死、279人失聯,外界關注為何火勢會如此迅速失控。對此,台灣消防專家林金宏受訪時指出,這次火警屬於「典型外牆延燒、由外燒內」的特殊狀況,即便大樓本身具備消防設備,也難以在初期有效抑制火勢。他直言,若發生類似情況,現場救災將面臨比一般高樓火警更高的難度。
林金宏指出,高樓層火警本就比低樓層救災更具挑戰,包含體力負荷、人力調度、以及器材高度限制等問題。一般消防雲梯車或高空救災車輛數量有限,能支援的高度與角度也受限,「滅火與救人都會有障礙,救災效率無法像低樓層那樣直接有效。」
他強調,國外面對高樓火警通常倚靠的是「內部消防設備」,例如自動灑水系統、防火分間設計與初期消防反應。「一般火災在初期,內部消防設備應該可以撲滅。」
然而,宏福苑大火屬於少見的由外部迅速侵入建築物的案例。林金宏表示,若火勢先在外牆迅速向上蔓延,即便室內設施正常,阻止效果仍有限。「從外面燒進來,你要進到裡面救災就更危險。這種狀況在香港算是特例。」
20251107香港大火示意圖
香港大火蔓延路徑示意圖。
至於現場指揮與戰術部署,林金宏認為,此類火勢的應變方式需完全配合現場狀況,並非一般的「樓上單一戶燃燒」。他說,如果他是現場指揮官,將採取自低樓層往上推進的方式,同時設置中繼站確保氧氣補給,外部亦需安排人員全程監控各面火勢。「這次是六、七棟同時燒,會互相影響。四個面都要有人監控,無線電要暢通,隨時分析狀況。」
大量住戶受困的畫面也引發討論,有人以濕毛巾堵住門縫自救。對此,林金宏表示,在一般火災中,濕毛巾堵縫確實能減緩煙熱侵入,但宏福苑案例因火勢從外牆迅速蔓延,情況更為複雜。「若住戶沒關窗,就可能出現走道有煙、外面也有煙的『內外夾擊』情況,連窗戶蔓延的煙都要設法阻擋。」
他指出,自救成敗往往取決於事前是否有準備,包括防焰窗簾、關窗習慣等。「如果事前沒有準備,老實說,在這種極端火勢之下,你可能真的沒有辦法逃生。」
林金宏總結,此次宏福苑大火燃燒途徑與一般室內火警不同,屬於外牆延燒加速火勢擴散的特殊案例。他呼籲民眾及建築管理單位,重視平時的防火設備維護與家庭防火準備,避免在類似災害中因無法抵禦高熱與濃煙而陷入危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