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診就驗出癌末!「1習慣」醫搖頭:這是沒有症狀嗎?
一名50歲病患長期吃流質食物,就診驗出食道癌末期。示意圖/Freepik

|即時

一就診就驗出癌末!「1習慣」醫搖頭:這是沒有症狀嗎?

mirror-daily-logo

2025/07/01 15:31:00

編輯:

陳琮文

一名50歲病患長達2個月食不下嚥,一檢查竟直接驗出食道癌第4期。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呼籲,若持續吃不下,「只能喝流質食物」,恐怕是身體用盡全力在求救,請趕緊就醫檢查。
一名50歲病患長達2個月食不下嚥,一檢查竟直接驗出食道癌第4期。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呼籲,若持續吃不下,只能喝流質食物,恐怕是身體用盡全力在求救,請趕緊就醫檢查。
廖繼鼎今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50歲病人前來看診,表示自己並沒有其他症狀,只是胃口不好,已經長達1~2個月只能靠著流質食物果腹,結果直接檢查出食道癌第四期,讓他傻眼表示「吃不下、只能喝流質,這是沒有症狀嗎?這是大大的紅燈好嗎」。
廖繼鼎解釋,有吞嚥困難、體重莫名下降、長期咳嗽、聲音沙啞等症狀,都不是「正常老化」或「小感冒」,可能是身體已經用盡全力在求救,卻被自己當成沒事,是該趕快看醫生的大警訊。他也呼籲,若身邊有朋友吃東西變慢、吞不下、習慣改喝流質,請直接拉他去做檢查,否則將會拖過癌症黃金治療時機。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食道癌的預後(根據病人當前狀況,推估未來經過治療後可能的結果)不佳,最主要原因是不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病患就醫確診時大多已經是局部晚期或已有遠端轉移,台灣食道癌的平均5年存活率僅12-15%,僅稍高於十大癌症中預後最差的肺癌(五年存活率10-13%),因此若有疑似食道癌的症狀需儘早就醫,早期發現治療能提升食道癌的控制率與存活率。
另外,目前已知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包含: 抽煙、喝酒、檳榔、含亞硝胺之食物(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食道曾受腐蝕傷害、食道弛緩不能(吞嚥功能疾病)、肥胖、胃食道逆流等,其中抽菸、喝酒同時也是頭頸癌(口腔癌)的高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