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公分3000菌!砧板「這些裂痕」最易藏病菌
黃軒醫師昨(4)日引述《食品保護雜誌》(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的研究指出,即使看似清潔的砧板,表面也可能帶有相當數量的細菌,包括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尤其是在有刀痕和裂縫的情況下,細菌更容易藏匿和生長:「刀痕和裂縫是細菌、黴菌的『豪華公寓』,食物殘渣提供養分,潮濕環境助長繁殖。」尤其對抵抗力較弱的孩童和長輩構成威脅。
黃軒醫師表示,無論哪種材質的砧板,只要使用超過2年,菌落總數都可能突破每平方公分超過3000個菌落形成單位(cfu/cm²),若是竹製砧板甚至可以達到千倍增長。對此,黃軒醫師提醒民眾,若是家中還有發霉、開裂、有深層刀痕的砧板,應立即更換;而為了全家健康著想,即使是外觀完好的砧板,也建議每2年更換1次。
砧板材質怎麼選?
黃軒醫師坦言,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砧板,每種材質都有優缺點,因此也在文中為網友說明:
- 竹製或塑膠: 價格親民、輕便好拿,但易藏菌或留刀痕,有些劣質塑膠可能釋放出有害物質。
- 不鏽鋼: 抗菌性強、、不易發霉,但傷刀易滑。
- 木製:具有一定的天然抑菌性且對刀具友善,但易吸水發霉,若想購買木製砧板,應選擇「整木原切」款式,因拼接木可能含有甲醛,危害健康。
如何清洗和保養砧板?
- 生熟分開: 避免交叉污染。
- 即時清洗:每次用完立刻徹底清潔,對於有油污或腥味的砧板,也可使用檸檬汁或小蘇打進行深層清潔。
- 徹底晾乾:保持通風,確保兩面都能徹底乾燥。
- 定期消毒:可以定期使用稀釋的漂白水、白醋或專業的砧板消毒液進行消毒。
- 定期檢查:注意是否有發霉、開裂、有深層刀痕的痕跡,若有則可立即更換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