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09/19 11:03:00
許多癌症病患都會經歷化學治療,有家屬會認為就是化療害得病患死亡。對此,醫師吳教恩在YouTube頻道「腫瘤科吳教恩醫師」中發布影片,指出化療目的是在緩解症狀、延長存活,而非完全治癒病患,是否接受化療將由病患自己決定。

即時
2025/09/12 11:00:00
癌症治療除了手術、放療、化療,其實還有一項逐漸成熟的「微創介入治療」。為了讓這類療法更精準,臺北榮總影像診療部引進了先進的「複合式血管攝影暨電腦斷層掃描儀」。這套設備結合「導航系統」與「即時監視器」,醫師在操作時能看到血管分布,一邊即時掃描腫瘤,藥物或治療工具能更準確到位,不會誤傷周邊器官,病人也不必在不同檢查室間移動,降低風險。

即時
2025/09/02 10:16:00
今年62歲的「功夫皇帝」李連杰近日因頸部長出硬塊入院動刀,所幸檢查結果為良性腫瘤,已順利完成手術、出院休養。他昨(1日)透過影片向外界報平安,坦言年輕時很畏懼手術,如今學會先調整「軟件」(心理),再面對「硬件」(身體),因此才能輕鬆度過這次關卡。

即時
2025/08/30 07:10:00
耳朵突然失聰,竟是腦中長腫瘤!美國一名女子搭機時,右耳突然聽不見聲音,就醫檢查後才發現腦內長了一顆腫瘤,她為此先後接受2次腦部手術與神經移植,但因腫瘤無法完全切除,女子右耳已永久失聰,還需定時回診觀察。面對病魔的打擊,女子並未放棄,如今還以跑遍六大馬拉松為目標,希望能為腦瘤患者募款,期許把苦難化為力量。

即時
2025/08/25 07:00:00
阿嬤頭是長角,竟用剪刀剪掉他!中國上海一名老婦額頭上長出4公分的「羊角」,因不堪其擾,竟自行用剪刀將其剪掉,結果導致額頭紅腫。所幸經醫師緊急手術切除殘餘組織,最後順利康復出院,醫師也提醒若遇到上述情況,應及早就醫切除,避免惡性變化或自行處理引發危險。

即時
2025/08/22 06:55:00
身體出現異狀要快就醫!醫師廖繼鼎在臉書粉專「廖繼鼎醫師 出神入化的癌症治療」中發布貼文,表示上星期門診時,一名50歲的女性,身高不到160公分,但是左側乳房的腫瘤竟然已經20公分,全是因為女子拖延就醫所致!

即時
2025/08/14 10:34:00
不是電影場景!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民眾發現當地出現許多外型奇特的兔子,這些兔子的臉部長滿了黑色觸手狀的刺角,照片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對此,美國官方呼籲民眾遠離並「不要觸碰」。

即時
2025/08/13 07:05:00
振奮人心的消息!日前腫瘤科醫師吳教恩分享,一名臨床第4期食道癌患者,幾個月前胃鏡、正子、電腦斷層均清楚顯示腫瘤,甚至出血,如今回診,將治療前後影像一一比對,竟完全找不到癌細胞,僅剩一道結疤痕跡;醫師表示,給予病患信心相當重要,不過更關鍵的,是病患得努力不懈以及家人強大的支持與陪伴。

即時
2025/08/07 14:29:00
泰國一名31歲女子肚子異常大,家人以為只是暴食導致肥胖,豈料經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肚皮內的不是脂肪,而是長達30公分、重達8公斤的卵巢囊腫,不僅嚴重擠壓內臟,更讓她呼吸困難,所幸經過6小時的手術後,成功將囊腫切下,女子目前已經逐漸康復。

即時
2025/08/04 12:52:00
一名58歲男子因為由於脖子腫漲、喉嚨痛就醫,不料意外發現患有舌根癌、甲狀腺癌、大腸癌,以及腎臟癌,且全都是獨立腫瘤相當罕見,發生率低於0.1%。所幸及時就醫,醫療團隊跨科整合及達文西手術下清除,成功控制了病情恢復正常生活。

即時
2025/07/31 15:18:00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布貼文,分享一名60位的女性病例,這名婦人不抽菸、不喝酒,但是最近體重越來越輕,到醫院檢查發現腫瘤已經長到7、8公分。事實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之國人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中,因肺癌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9.46%,死亡率的排名不論男女均居於首位。

即時
2025/07/31 06:55:00
一名30多歲女性有胃食道逆流、便祕困擾,經過腸胃鏡、胰臟內鏡超音波檢查檢查出3.5公分的腫瘤,確診與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相同的「神經內分泌瘤」。醫師提醒,這類癌症幾乎沒有症狀,超過7成患者診斷時都是第四期轉移居多,呼籲民眾早期篩檢診斷治療。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