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14 06:30:00
施文儀/退休公務員

即時
2025/10/08 17:54:00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上月底被《鏡報》獨家揭露,指揮狗仔跟拍政治人物,引發軒然大波。《中央社》、青年監督聯盟與王義川先後赴台北地檢署,提告狗仔頭謝幸恩、黃國昌相關7人涉犯背信等罪;風波未平,《鏡週刊》近日再加碼揪出案外案,原來謝幸恩跟監偷拍不只為幫黃國昌打擊政敵,還在藍營民代間兜售照片牟利,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對此,北檢接獲消息後積極偵辦,今日傳訊曾與王鴻薇共事,同時也是爆料者的律師柯晨皓赴調查局中和站提供情報。

即時
2025/10/08 14:31:00
《鏡週刊》報導,《聯合報》H記者與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曾合作爆料總統府秘書長「金屋藏潘」事件,前《聯合報》記者侯俐安也跳出來證實她就是「H記者」本人,並說明是報社長官指定要她找王鴻薇合作。潘孟安今天(8日)表示,法院判決王鴻薇敗訴,證明他是自付房租,還他清白。他當時是一介平民,卻受到全日跟監、偷拍,利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來進行污衊與造謠,這是法治社會所無法容忍的。

即時
2025/10/03 09:39:00
民進黨立委王義川今(3日)上午9時抵達台北地檢署,按鈴告發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前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凱思國際負責人李麗娟等7人長期對他跟監偷拍,以此提出刑事告訴。

即時
2025/10/01 15:02:00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被爆指揮狗仔偷拍政敵,對此他強調吹哨者協會主要是為了揭發弊案,也會和媒體合作。前民進黨立委李文忠今(1日)批,這已嚴重逾越政媒分際,應該要追究到底,而黃國昌義正詞嚴,如此毫無下限的政客更是毀人三觀。

即時
2025/09/30 17:15:00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長期指揮狗仔跟拍政治人物,風暴持續延燒,《鏡週刊》今天(30日)報導,曾在7月大罷免期間直擊,黃國昌的2名狗仔在永和樂華夜市跟監時任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對此,林右昌透過臉書表示,民眾黨的黨員和黨公職,是否能容許其黨主席涉入跟監偷拍?如果用過去黃國昌自己的話,應該會說:「太離譜了!真的太離譜了!」

即時
2025/09/29 06:45:00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被《鏡報》獨家披露,長期指揮狗仔集團跟監偷拍綠營人士,並與特定網路媒體、藍營政治人物合作爆料。這個狗仔集團初試啼聲的有名「傑作」,可追溯自2022年底,時任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爆料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和女子十指緊扣,照片拍攝時間是當年10月6日,然而《鏡報》比對發現,同年10月18日《菱傳媒》也刊登一篇針對陳時中的爆料新聞,指有讀者民眾拍到其座車在16日晚間闖紅燈、違停公車停靠區,疑似是同批狗仔所拍,也就是說,從2022年10月6日到16日,狗仔至少跟監陳時中11天。比王義川的連續9天更長。

即時
2025/09/28 11:46:00
《鏡報》近日獨家踢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長期指揮狗仔集團跟監偷拍政敵,背後恐有媒體高層暗中協助,由於該集團曾對外出示網媒《菱傳媒》名片,《菱傳媒》27日也發布4點聲明,認了「創刊初期曾發出2張特約記者名片給揭弊組織成員」。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今(28日)發文指出,該聲明基本證實「黃國昌狗仔隊」存在,也證實《菱傳媒》深度參與其中,更戳破了民眾黨的謊言。

即時
2025/09/27 13:31:00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被《鏡報》披露長期指揮狗仔集團跟監偷拍,關鍵人物是任職於公營媒體的S姓記者,S姓記者還在網媒《民報》化名「蕭依依」撰寫獨家報導;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天(27日)指名道姓表示「中央社記者謝幸恩根本就是黃國昌的錦衣衛」,另外,民進黨前立委鄭運鵬的前助理韓璟也在臉書上透露她跟「蕭依依」交手的經驗,證明「蕭依依」就是謝姓記者,還說證據已經在她手上躺了快3年。

即時
2025/09/27 12:31:00
《鏡報》獨家揭露,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長期指揮狗仔集團,對綠營政治人物進行跟監偷拍,並透過任職於官媒的S姓記者負責召集狗仔。對此,名嘴汪浩今天(27日)發文砲轟,黃國昌自詡清流,卻暗中操弄狗仔,與兩蔣時期警總對黨外人士的非法監控如出一轍,他強調台灣民主絕不容「國蔥狗仔政治」存在,否則將重回白色恐怖陰影。

即時
2025/09/27 11:47:00
《鏡報》獨家揭露,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長期指揮狗仔集團,對綠營政治人物進行跟監偷拍,並透過任職於官媒的S姓記者負責召集狗仔,消息一出,引發熱議。事實上,要長期養一組狗仔隊的費用很高,主要支出項目是花在人事費和租車費上,1年就要上看數百萬,養狗仔到底要花多少錢?《鏡報》算給你看。

即時
2025/09/27 06:45:00
在民主政治體制的運作之下,政治與媒體之間有一條似明未明的界線,彼此互相抗衡、互相拉鋸,有時彼此互探、共生共榮。媒體通常有自己的立場,只要討論議題評論時事,就會有主張、有判斷,客觀中立通常只會表現在正反兩面的報導上,沒有出自某種價值判斷的評論,多數都是空話。這是媒體實務運作的現實,但許多沒有邊際感的政客通常不會這樣想,他們總想著要把自己立場加在媒體身上,更甚者就想要利用傳播媒體,散播對手的不利消息來打擊對手,最終目的就是讓自己得到政治利益。
熱門新聞
娛樂
社會
國際
社會
社會
娛樂
國際
娛樂
國際
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