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AI行動計畫中,機器人被定位為振興製造業的關鍵武器,對川普政府有影響力的美國智庫SCSP,更直言其將成為全球技術霸權的決勝點。面對中國可能主導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挑戰,台灣憑藉伺服馬達、減速機、半導體與鏡頭模組等零組件優勢,有實力在全球機器人戰局中搶下關鍵席次,助拳台灣機器人產值衝上兆元。

台灣在機器人的零組件不輸人,然而,包括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機器人用控制器大廠新漢董事長林茂昌在內的多位產學界人士都公認,台灣在人形機器人的整機組裝發展落後,不過,友岸外包是台灣發展機器人組裝的「最強助攻」,也讓未來台灣在全球人形機器人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還是值得期待。

「人形機器人市場將是電動車的十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一席話,再度點燃市場對機器人商機的想像。無獨有偶,封測大廠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也指出,一台機器人的晶片用量將是手機的數十倍。兩大半導體巨頭不約而同地預告,繼AI之後,機器人將是下一個殺手級應用,而扮演關鍵「大腦」角色的半導體產業正摩拳擦掌迎接巨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