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傳出晶圓代工大廠聯電要求供應商降價超過15%,震撼業界,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Jake Lai指出,此舉雖激進但「不意外」,晶圓代工廠為維持自身毛利率,在新廠產能開出導致折舊成本上升之際,對上游原材料成本進行管控屬於正常操作。

全球半導體成熟製程市場因中國產能大舉開出,價格戰愈演愈烈。法人指出,中國晶圓廠報價已低於台灣二線廠三成,對台廠造成巨大壓力。為應對成本與競爭壓力,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已向供應鏈開出第一槍,要求供應商在2026年降價超過15%,但供應商哀嘆:「降價15%太多了。」

半導體產業景氣再添變數!晶圓代工大廠聯華電子(UMC)近日向其供應商發出一封降價通知,要求供應商提交降幅高於15%的具體方案,並預計於2026年起全年實施。隨著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全面開出,業界也傳出,中國代工廠開出市價3折搶市,成熟製程晶圓廠都承受極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