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的文章

即時
2025/08/01 14:25:00
在國人引頸企盼下,美國川普政府壓線公布台灣關稅20%,不過府院說明此為「暫時性稅率」,仍待後續的總結性會議談出最終稅率,還有機會下修。涉外人士指出,在總結性會議中還有幾大議題尚待談判,包括半導體232條款、我方要對美投資多少金額、要開放美國多少產品進來,這些都是核心議題。該人士也說,我方談判進度良好,但牽涉到中美談判進度較慢,這也是台灣最終稅率尚未完全底定的因素之一。

即時
2025/07/18 06:45:00
全台大罷免首波投票將於7月26日登場,掀起這場大罷免潮的源頭,就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他過去要回復國民黨籍時,曾被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暗批是「病毒」,如今卻躍升為藍營中呼風喚雨的「國會一哥」,但也深陷罷免風暴核心。究竟傅崐萁是如何打造「傅氏王朝」坐擁花蓮長達23年?金溥聰口中的「病毒」又是如何成為黨內要角?現在他要如何應戰罷免危機?《鏡報》推出7篇系列報導,解謎傅崐萁從「花蓮王」到國會黨團總召的奪權之路。此篇報導即在揭露傅崐萁從親民黨轉入國民黨、從地方躍上中央的從政歷程。

即時
2025/07/18 06:45:00
全台大罷免首波投票將於7月26日登場,掀起這場大罷免潮的源頭,就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他過去要回復國民黨籍時,曾被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暗批是「病毒」,如今卻躍升為藍營中呼風喚雨的「國會一哥」,但也深陷罷免風暴核心。《鏡報》推出7篇系列報導,解謎傅崐萁從「花蓮王」到國會黨團總召的集權之路。花蓮在地青年「海洋主廚愛爾文」曾璽文質疑,傅崐萁坐擁花蓮23年,卻讓花蓮的產業發展空轉;他也擔憂,若傅被罷免立委,可能又回鍋參選縣長,且有很大機率選上並連任,8年後再派女兒接班,「傅氏王朝」恐將再續16年。

即時
2025/07/18 06:45:00
全台大罷免首波投票將於7月26日登場,掀起這場大罷免潮的源頭,就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他過去要回復國民黨籍時,曾被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暗批是「病毒」,如今卻躍升為藍營中呼風喚雨的「國會一哥」,但也深陷罷免風暴核心。《鏡報》推出7篇系列報導,解謎傅崐萁從「花蓮王」到國會黨團總召的集權之路。在此篇報導中,花蓮地方人士質疑,傅常跑對岸,與中共關係密切,他更採用類似共產黨手法在基層綁樁,建立地方勢力。

即時
2025/07/10 07:57:00
川普再度出手,公布第二波的新關稅信,台灣一如預期未在名單中,但這究竟是好是壞?仍有待觀察。台美雙方仍持續談判中,據悉已經逐漸接近共識。

即時
2025/07/08 17:30:00
美國總統川普向14國發出新關稅信,若未在8月1日前達成新協議,日韓將被課徵25%關稅,引發全球震撼。賴清德總統緊急召開視訊會議,了解台美談判進度與風險。 知情人士指出,台灣應不會收到新關稅信,短期內會維持10%稅率,因與美方仍在協商中,且台灣在美國再工業化中具戰略價值。與日韓不同,台灣在汽車與鋼鐵領域和美國分歧較小,談判延宕主因為稅則數量龐大,也受其他國家談判不順牽連。

即時
2025/06/20 16:02:00
中選會今天(20日)公布首波罷免成案結果,三階投票正式起跑。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昨天前往花蓮玉里協天宮參拜關聖帝君,並批評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毀憲亂政」、「不忠不義」;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鏡新聞》也獨家拍到傅崐萁低調現身台北市行天宮參拜關公、擲筊問事,不過他在參拜時還一直滑手機。

即時
2025/06/20 15:42:00
台北政經學院主辦的「台海防衛兵推」集結43顆星、台美日退役將領盛大演練2030年中國攻台情境。然而,兵推第一天台灣組被批「落漆」與「無能」,引爆退將不滿,差點退出第二天兵推。實情卻是管制組剛開始下的「想定」模糊、細節不足,導致台灣組難以應對。儘管風波不小,第二天演練趨於順利,台灣組還被讚「學習快」,令這些退將哭笑不得。

即時
2025/05/13 06:45:00
國造潛艦海鯤號一度傳出12日要進行海測,卻因主機仍有故障,遭國防部長顧立雄下令喊卡,強調「安全無虞才能出海」。海軍內部為趕進度,曾提議先用「電瓶」推進潛艦,引發潛艦小組內部激烈爭議。前召集人黃曙光堅持測試程序不能跳過,海軍權宜之計並不妥。同時,潛艦重要顧問楊易也在近日悄然辭職。交艦時程與安全之間,考驗高層抉擇。

即時
2025/05/09 13:29:00
國民黨朱立倫主席近日的希特勒說,引發德國與以色列代表處的嚴詞抗議,以及法、荷、比等歐洲國家以及歐盟代表處轉貼呼應後,已在國內政壇及外交界引發極大爭議。

即時
2025/05/04 12:20:00
人稱「許老爹」的前退輔會主委許歷農,今天清晨在榮民總醫院去世,享壽107歲。

即時
2025/05/02 07:00:00
國造潛艦「海鯤號」原訂4月進行海上測試,卻因整合系統進度延宕與設備故障被迫延後,最快恐至七月才能試俥,能否趕上11月交艦備受關注。潛艦專案指揮體系近期出現變動,原召集人黃曙光逐步淡出,改由海軍司令唐華與前國防部參事邵維揚接手,但雙方領導風格大異,導致台船與海軍協作出現狀況。黃主張國家隊合作,唐則劃清界線採買賣模式,潛艦國造正面臨決策整合與技術挑戰的雙重考驗。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