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板價米其林新面孔3/曾惹毛賭場教父不敢擺攤 老店見證艋舺江湖史
隱身在北市和平西路小巷裡的老店,是蘇家三代人的祖厝。

|時事

銅板價米其林新面孔3/曾惹毛賭場教父不敢擺攤 老店見證艋舺江湖史

mirror-daily-logo

2025/08/23 05:28:56

記者:鏡週刊
早上7點多,來到位於萬華的肉圓、芋粿老店「露店 蘇來傳」,穿過店內文青感的木質調裝潢,進到後方狹仄的廚房,蘇家人靜靜製作肉圓,粉漿以事先煮好的在來米稀飯加入地瓜粉,先在杯子形狀的模具底部抹上粉漿,再添入餡料,接著蓋上一層粉漿,等炊蒸好脫模後,以油泡保溫,不少萬華人暱稱這好味道為「杯子肉圓」。

老店從1946年開始擺攤,興許是龍山寺庇蔭,逐漸站穩腳步,直到1960年代,因為「有礙觀瞻」,與其他攤商被遷至龍山臨時商場(今龍山公園)—成衣、小吃、冰品匯集人潮,這也開啟了艋舺的黃金年代。

2坪小攤 吸客力強

「本來說擺4年6個月,鐵皮屋就要拆掉,想不到落腳超過20年。」第二代蘇朝樹回憶,蘇家的攤位儘管沒靠馬路,但當時夜市很少,也沒有美食街,每一攤生意都強強滾,從下午賣到深夜,一天最多能賣出500顆肉圓。

肉圓用料豐富,以五香粉、醬油醃漬的豬胛心肉,口感紮實。(50元/粒)
肉圓用料豐富,以五香粉、醬油醃漬的豬胛心肉,口感紮實。(50元/粒)

不到2坪的小攤,生意蒸蒸日上,1971年,蘇朝樹退伍,從小在攤子幫忙的他,逐步從父親手中接下家業,「那時候,各式各樣的客人都有,快打烊時,總有風塵女子拉著客人來吃,還有黑道上門,見地方太小,索性讓細漢ㄟ拿鍋子來包20顆回去。別見他們刺龍刺鳳,對有牌攤商不會亂收保護費,要請他們吃肉圓,兄弟們還會推辭呢。」

惹怒角頭 請人調解

只是江湖義氣偶爾也會誤踩紅線。有一回收攤,行過的路人撞到水桶,蘇朝樹的大妹啐了句「青仔叢」(意指冒失鬼),殊不知碰上的是「賭場教父」加蚋慶(本名楊慶順),加蚋慶立刻嗆:「妳明天不要賣了!」

靜靜安放在店裡一隅的雙囍錫燈,是第二代蘇朝樹妻子的嫁妝。
靜靜安放在店裡一隅的雙囍錫燈,是第二代蘇朝樹妻子的嫁妝。

「結果我爸還真的不敢賣,怕會有人來砸攤…」蘇朝樹回憶,父親眼見妹妹闖禍,只好找上「阿肥」(萬華龍山寺口角頭老大林復雄)出面調停,當面向加蚋慶賠不是,隔天才敢重新營業─蘇朝樹感嘆,如今這些老大都被砰掉(槍殺)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