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8月7日上路,台灣稅率被列為20%,高於競爭對手日本、韓國的15%,且須在20%後再加上該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實際稅率可能超過20%。
關稅成本比競爭對手高出不少,讓傳統產業在出口時面臨巨大考驗,科技業也還未倖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日前也拋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引發關注。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邀請外交部部長林佳龍報告「近期台美關係及關稅談判進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執行祕書徐崇欽表示,台灣從未承諾、也不會答應晶片「五五分」;外交部長林佳龍提到,目前關稅談判進度,正在寫總結報告。
龔明鑫則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受訪表示,目前技術性磋商已完成,現在等總結會議召開,據他了解,台美雙方大致上已有方向上的共識,等於是會議召開就會談妥,「方向上來講,我們還是期待就是說,看起來是有機會,關稅是可以往下降、不疊加,這個方向我們來努力」。
龔明鑫在立委質詢時也提到,因10月底韓國有APEC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美方在東協也有會議,台美總結會議主要還是看美方時間。從20%降到15%一直都是談判團隊的目標,至於對美投資金額,主要是以民間為主,包含台積電、AI伺服器、電子五哥等廠商,皆有表達赴美意願,但還是要由廠商自行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