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訊聯為何能在短短1年內,就取得外泌體動物性和人體來源原料雙許可,一舉搭上外泌體商機呢?「關鍵在於臍帶血三寶中的胎盤,就是最早的外泌體萃取來源,臍帶也可用來作為『間質幹細胞』或產生外泌體。」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對本刊解釋。
蔡政憲透露,訊聯早在20年前就開始投入研究細胞治療,並以製藥等級、新藥驗證的邏輯,運用臍帶血的副產物—間質幹細胞來治療重大傷口。「像是截肢、退化性關節炎,因為外泌體源於細胞所分泌的『奈米囊泡』,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增生、細胞修復的神奇效果;不同於細胞治療,由於外泌體不含『活體細胞』,所以較不易發生免疫排斥反應,也降低了致瘤風險。」蔡政憲自詡訊聯不設限於只做臍帶血。
究竟要如何抓住這股外泌體熱潮呢?蔡政憲提出「AI+外泌體」的雙引擎商業模式,還要搶當「外泌體台積電」(Exosome Foundry)的想法。他認為,打造品牌並非台灣的強項,反觀台積電專心做研發與製造,顧好品質、良率,就可以做到晶圓代工世界第一。
「外泌體有太多可以差異化的地方,需要不同的技術整合進來,如果這套Foundry模式能在外泌體成功,就會像台積電一樣,別人非選你不可。」蔡政憲解釋。由訊聯作為軍火庫,負責研發代工、與各科醫師合力設計開發產品,再交付品牌業者銷售。比如近期訊聯就與中草藥業者合作,把清冠一號外泌體化,再透過連鎖診所賣到馬來西亞。
至於目前火熱的AI,他認為AI就是開發更多外泌體產品的加速器。「外泌體不管在內科、外科、婦科與小兒科都能用上,我們利用AI把最聰明的醫生的好點子、臨床的經驗知識轉化出來,讓他們的能量釋放出來,訊聯就透過建立一套Foundry模式,一起來改變歷史。」蔡政憲越說越興奮。
據了解,外泌體相關業務對訊聯營收的貢獻度,已經逼近15%。蔡政憲透露,未來外泌體的貢獻度還會持續攀升,有朝一日突破5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