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商協進會舉辦的「工商早餐」會結束後,吳東亮針對當前政府施政、產業挑戰與預算問題一一回應。他認為,朝野若無法協商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是長期結構性問題,不僅將讓政府政策空轉,也將重創企業信心與整體投資環境,「但修法與預算不應彼此牽制,應同步理性協商、機制化推進,而非互相綁架,」他表示。
針對關於「台灣病」與央行利率政策傾向出口導向的批評,他則表示,目前匯率與利率仍是滾動式調整,整體經濟仍屬穩健。他觀察,「央行至今的操作仍屬穩健、審慎,能讓我們的經濟順利發展。」但也提醒,台灣若長期過度依賴出口與科技業,要避免產業M型化。

面對AI產業對電力需求的暴增,吳東亮重申工商界長期主張「能源來源要多元」。他指出,目前政府針對核二、核三延役與新型核能的討論逐步釋放空間,是正確方向。「總統也明確表示對新型核能保持開放,這對AI發展至關重要,因為算力等於國力,而算力要有電力支撐。」工商界樂見政府修正過去對核能的僵化立場,未來願與政府共同討論能源配比,確保供電穩定。
針對立法院日前加嚴光電設置環評規範一事,他表示,工商界支持再生能源發展,但也強烈希望法規一致、執行透明。目前已經出現地方與中央標準不一、高雄與台中都有光電案退回重審,反映企業無所適從困境。他說明,「我們支持環保,但更需要可預測的法規環境。部會若能提出統一審查標準,將更有助於企業投入綠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