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座位,時差更嚴重?
前英國航空( British Airways)空服員珍(Jane Hawkes)近日在專欄上分享選擇飛機座位的幾個撇步,她首先表示,若旅客在搭乘晚班機時容易失眠,最好避開機尾及靠近機上廚房(galley)的位置,因這些區域通常較為吵雜,相當干擾休息。
珍也建議,旅客可在起飛前應將手錶調整為目的地的時區,並避免選擇夜間航班,若是擔心時差調整不及,也可提前幾天慢慢調整作息及用餐時間,幫助身體更順利適應新時區。
另外,許多旅客習慣在搭機前飲用咖啡提神,或是在機上享受一杯免費的酒精飲料,但珍也表示,這些行為可能會讓時差調整得更糟糕:「酒精會造成身體脫水並擾亂睡眠,使時差反應更嚴重」,至於咖啡因也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更深層的時差疲勞。
珍認為,在陌生環境下適應新時區已經足夠耗神,因此建議旅客抵達目的地後應避免立刻進行太過刺激或冒險的行程,如果覺得疲倦也可稍作休息,但午睡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以內,避免干擾當晚的正常入睡。
專家有相反觀點!機尾其實最安全?
不過,關於選擇座位的觀點,美國北達科他大學的航空安全研究員丹尼爾(Daniel Kwasi Adjekum)卻有另一個觀點,他認為坐在機尾是最安全的選擇:「雖然機頭位置遠離引擎與噪音,乘坐體驗較舒適,但機頭往往是第一個受到撞擊的區域,風險相對更高。」
根據2015年的一項調查,機艙中段的死亡率高達39%,接著是前段的38%,而後段的死亡率則是最低,只有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