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銘/政治經濟觀察員
正當輝達創下全球首個企業市值超過4兆美元,成為比英、法、德股市市值還多的富可敵國獨角獸企業的同時,AI (人工智慧)也正在雪崩式地搶走人類的工作,未來持續的裁員可能成為大型科技公司的新常態。
全球AI失業大逃殺,今年至今已裁員9.4萬人。對比去年全球科技公司裁掉15.2萬人,裁員潮似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微軟7月再度開鍘9,000人,累計今年3度大裁員共1.7萬人。統計微軟一年半內4次的裁員總共超過2萬人,接近總員工的1成。但微軟的財報頗佳,今年第2季營收年增18%,創3年來最高,每股盈餘年增24%,而且近年微軟的市值不斷創下新高。
微軟從去年縮減人力的經驗發現,大裁員改以AI工具應用在客服中心,成本降低超過5億美元,卻逆勢創造營收成長9%。如今再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與800億美元AI基建投入,顯示其AI戰略是實現降本增效與大資本投入的轉型工程。
不只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IBM及英特爾 (Intel)等科技公司都在大裁員。谷歌裁撤智慧電視團隊約25%員工,同時擴大對Bard和Gemini等AI領域的投入。Meta從元宇宙撤退,大砍近4,000人,轉而聘任機器學習工程師,並聚焦在IG和臉書上的AI功能開發。亞馬遜今年上半年也裁撤1.4萬個管理職位,省下30億美元的資金被投資到AI研發和自動化物流系統中,並將隨著生成式AI和智慧代理的成熟,未來幾年人事規模也將持續縮減。
另外,IBM裁員約8,000人,以AskHR的AI聊天機器人取代人力資源部門,但將增聘軟體工程師與大數據分析師。英特爾亦裁員超過2.1萬人,佔公司總員工數約兩成,重心佈署AI晶片製造。此外,Canva 用生成式AI寫文章,辭退文案人員;Bumble全球裁員3成,全力轉向AI驅動的產品開發和運營。
顯然,科技巨頭的成長戰略正用巨資押注在AI領域的延伸,並為配合AI戰略調整人力結構與成長策略。一方面,工作未被AI替代而是直接消失;另一方面,人力資源及職位權重重分配,大多數流向AI工程、基礎設施、研發與人機協作。
對比上述各企業的財報可發現,以往裁員是因經濟不景氣導致公司業績不佳所採取的策略。但是,現在這個舊定律已被打破。且看Meta第2季營收年增 22%,淨利年增36%。再看亞馬遜第2季營收年增13%,淨利年增近35%。
科技巨頭的營運績效大成長,卻都在裁員的新現象,凸顯出「人力資源清場與再建設的兩手戰略」邏輯:右手大手筆投資AI、左手大裁掉員工。和以往不同的是,不是營收下滑的傳統式裁員,而是進行結構式的大調整;過去是裁掉低效率團隊,現在是為AI發展戰略淘汰不適任的員工。這不是「企業過冬」的被動防禦性裁員,而是「AI換代」求高利潤的主動出擊洗牌。
作為AI應用的發源地,科技行業如今正面臨自身員工,被其參與創造的技術取代的局面。技術領先的科技企業急於將AI整合到從雲基礎設施到客戶支持的各個環節,因此在軟體工程、IT支持和行政職能領域縮減人力。
顯而易見,AI驅動的自動化加速科技產業裁員。不過,勞動力市場研究公司Lightcast 對13億份徵聘工作分析的《Beyond the Buzz》報告中指出,在非科技職位中,要求具備AI技能的薪資正大幅上漲高達28%。
另外,也呈現出科技與非科技領域徵才策略的分化與AI的深度滲透與擴張。科技職位對AI技能的要求更旺盛,傳統IT和電腦科學領域的佔比已從2019年的61%降至2024年的49%。意即隨著AI承擔更多工作,未能與AI掛鈎的傳統資訊職位數量正在持續地收縮。
其實,AI並未抑制就業前景,反而擴散至更廣泛的經濟領域機遇,已從侷限在非傳統的科技領域,更擴大運用與滲透至行銷、人資、金融、教育、製造業和客戶服務等傳統產業領域,加速度整合應用AI工具,如從生成式AI平台、內容與創作,到優化供應鏈和徵聘人才的預測分析引擎等。
但更重要的關鍵是,雇主不僅要求AI技術能力,更青睞整合型與跨域型的「π型技能人才」,包括:溝通能力、領導力、問題解決能力、研究與創新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等躋身AI相關求職要求的10大熱門技能,這些「跨領域人才」仍是AI時代更重要且無法取代的優勢,在能融合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基礎能力下更具競爭力。
降低未來的工作被取代的風險,需快速轉向融合與AI業務、技術應用和人際關係等領域,在這些AI素養融合非AI所長的技能,甚至可大幅轉化為薪資成長。競爭優勢將屬於那些能靈活結合AI能力與人類判斷力、創造力和商業洞察力的組織與人才,人機協同工作正成為主流趨勢。
對企業而言,風險也更加顯而易見:將AI視為孤立技術專長已成為劣勢。成功的企業正投資於全企業AI能力的建設,提升行銷、人資、大數據分析和財務分析師的技能,藉由AI跨領域的管理人才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AI的時代革命將衝擊就業、財富分配、企業營運與經濟成長,但其經濟紅利正快速流向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企業與國家。可想而知,AI是劃時代的生產革命,當輝達富可敵強國說明了一切。除了財富重分配之外,過往的人力資源也將是革命性的變革。
面對AI時代的殘酷現實——不變革,即滅亡,AI已在血洗職場,在創造AI的人類與AI共舞尚未圓一曲即被伐殺的年代,除了自己需與時俱進外,在最智能也最動盪的時代,政府和企業更應該思考產業AI升級與轉型,避免被新藍海淹沒與興生恐懼,駕御與跨域整合應用去搏贏紅利,直球面對才是終極解決的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