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共製計畫中,曾創作《異人茶跡》的漫畫家張季雅,將與KADOKAWA合作,於9月24日在漫畫雜誌《あすかAsuka》推出新作《怪島奇譚:不死少年與妖貓之旅》。故事以四百年前的台灣為背景,講述一位西拉雅少年成為不死者後,見證台灣數百年變遷的冒險。而備受讀者期待的《因與聿案簿錄》改編漫畫,則由漫畫家AKRU執筆,8月12日起登上朝日新聞出版的《Nemuki+》雜誌連載,消息一出即引發社群熱烈迴響。
第三部作品則是漫畫家韋蘺若明的新作《沒有明天的我們》,此作鎖定成年讀者的愛情與自我探尋主題,預計11月30日於朝日新聞出版旗下的網路漫畫平台《アサコミasacomi》開始連載。這三部作品也將同步在台灣的GO原漫基地、CCC追漫台等平台推出,讓台灣讀者能第一時間欣賞到最新的內容,實現真正的「台日同步」。
台日共製的過程充滿挑戰,從企劃、故事大綱到分鏡繪製,皆需漫畫家與台、日雙方編輯部進行密切的跨海溝通。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坦言:「不管是對題材的看法、對分鏡的看法,到最後台詞怎麼修正、如何才能讓日本讀者也看得懂,這些都仰賴大量的溝通。」他舉例,曾有分鏡因涉及日本文化中沒有的「作繭自縛」意象而難以理解,團隊便需討論是該加上註釋,或是直接調整表現方式。
儘管文化差異帶來溝通上的挑戰,但李亞倫也樂觀看待。他笑說,這些差異必然存在,但希望它們不會成為合作的門檻,「而是以有趣的樣子存在。」這次的共製計畫,是蓋亞文化繼大量出版原創台漫、建立IP跨界合作模式後,再次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期望透過與日本產業的深度合作,為台灣創作者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作品,開創內容產業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