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咬兩口竟然痛兩年!台灣男子確診「屈公病」現身說法
「屈公病」症狀包括高燒、紅疹、嚴重關節疼痛,急性期一週內痊癒,也可能出現長期後遺症。

|即時

被蚊子咬兩口竟然痛兩年!台灣男子確診「屈公病」現身說法

mirror-daily-logo

2025/08/04 12:11:00

記者:

梁孝傑

近期全球「屈公病」疫情快速升溫,上半年就已經累積超過25萬個病例,中國廣東省也已累計近8000例。台灣曾在2019年時出現首例本土個案,且陸續出現案例,我們訪問到在當時疫情間,登山被蚊蟲叮咬,後來篩檢確認罹患屈公病的林先生,現身說法得病後的極度不適感。
「那次登山回來後,全身關節痛到沒辦法爬上6樓的家。」林先生回憶起2019年感染屈公病的經歷,記憶猶新,彷彿是最近才發生的事。他表示,當時只是一次普通的獨自登山行程,卻帶來長達2年的身體疼痛與生活困擾。至今手掌、腳掌某些關節,仍有輕微不適。
林先生是新北市中和區的居民,當年某天獨自前往圓通寺登山。上山途中被蚊子叮咬,「癢感非常強烈,比平常蚊蟲叮咬癢至少3倍以上,左、右手臂後的兩個包很大,3小時後下山還在癢。」當下雖然覺得異常,林先生卻未警覺自己可能得到傳染疾病。
3天後,林先生上班時突然出現高燒、全身無力、肌肉與關節劇烈疼痛,甚至返家爬樓梯都困難重重,請假在家躺了2天。一度懷疑是登革熱作祟,因此前往中和衛生所篩檢,然而檢驗結果為陰性。
隔天,衛生所來電通知,當時中和區出現屈公病本土病例,建議他回診再次篩檢。最終確認為屈公病陽性,並列入法定傳染病通報個案。林先生坦言:「之前從沒聽過這個病,直到自己得了,才知道它的可怕。」醫生也僅能開立止痛藥,舒緩關節疼痛。
20250724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屈公病翻攝自登革熱防治中心_2025-07-24.jpg
屈公病主要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叮咬傳播,目前並不會人傳人,症狀包括高燒、紅疹、嚴重關節痛。雖然急性期多在一週內結束,但部分患者會出現長期後遺症,像是林先生正是其中之一,即便在痊癒後,他的手掌與腳掌特定關節仍持續感到不適,雖不致命,卻依然影響到生活品質。
台灣目前尚未引進屈公病疫苗,預防蚊子叮咬是最重要的關鍵。如果你近期打算前往疫情地區,記得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裸露。使用政府核可,含有DEET(敵避)、Picaridin(派卡瑞丁)或IR3535(伊默克)等成分的防蚊液。盡量避免黎明、黃昏等蚊子活躍時段在戶外活動,住處應有紗窗、蚊帳或冷氣等防蚊設備。
目前疾管署將巴西、法屬留尼旺島列為第2級警示區,建議加強防蚊。中國廣東、菲律賓、印尼、印度、斯里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則列為第1級注意區,遵守基本防護即可。返台後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皮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這能幫助醫療人員及早診斷與通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