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什麼是232條款,範圍包含哪些產業?
A1:232條款是美國1962年《貿易擴張法》的規定,可以把232條款想像成是美國總統手上的一個「貿易保護傘」,它授權總統,只要認定有進口產品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就可以對這項產品拉高關稅或限制進口數量。旨在強化美國對重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確保在緊急情況如戰時能自給自足,因此能被用來保護任何被視為具戰略意義的國內產業。
232條款被用於多個產業,主要包括已經實施關稅的鋼鐵、鋁及其衍生品,以及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關鍵礦業加工及下游產品、銅與銅製品、木材與木製品、藥品及其原料等領域。
Q2:對台灣可能有哪些潛在影響?
A2:232條款對台灣的潛在影響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傳產的直接衝擊,台灣的鋼鐵、鋁及扣件等產業需承擔基於232條款的調查關稅,鋼鐵及鋁材50%的稅率,根據勞動部統計,通報無薪假的人數在7月底為3,441人,且約9成來自製造業中的金屬機電工業,專家指出,對企業來說實施無薪假後如果營運未改善,下一步就是倒閉。
但鋼鋁關稅只是前菜,真正可能動搖國本的,是美國已經瞄準我們「護國群山」半導體產業的調查。 這裡面最可怕的,是一個叫做「衍生性產品」的條款,這代表美國的關稅大刀,砍的不只是小小的晶片,而是所有「裝有晶片」的產品。
這意味著你每天在用的筆記型電腦、伺服器、手機、顯示卡,這些台灣出口到美國的主力產品,都可能被捲入這場關稅風暴,外界認為,此舉可能波及台灣近七成的輸美產品,從鴻海、廣達、緯創等大廠都無一倖免,半導體業者也擔心半導體關稅可能讓終端產品價格上漲而影響景氣。
Q3:哪些終端產品可能因此漲價?
A3:關稅作為一種進口稅,其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終端產品漲價。因鋼鋁關稅已受影響的產品包含汽車、家電、建築材料、乃至啤酒和汽水等鋁罐裝飲料。
若半導體關稅實施,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可能受到影響,包括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網路設備及各類智慧家電。
台灣民眾相當關注的iPhone可能也會受到影響,蘋果公司已經因為關稅在今年第二季承擔8億美元的額外成本,第三季還可能面臨高達11億美元的關稅成本,未來如果半導體關稅針對含有半導體的電子設備課徵關稅,由於多數產品仍由亞洲製造,外界認為蘋果將承擔龐大的漲價壓力。
任天堂已經在上週五宣布,將自8月3日起調漲美國市場原版Switch遊戲機及相關配件售價,涵蓋標準版Switch、Switch Lite與OLED型號,雖然此次價格上調尚不涉及即將推出的Switch 2主機及遊戲,但任天堂亦坦言,未來不排除價格再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