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關稅來勢洶洶 專家:對美國是把雙面刃
專家認為,對美國來說半導體關稅會是一把雙面刃。(翻攝自白宮臉書)

|即時

半導體關稅來勢洶洶 專家:對美國是把雙面刃

mirror-daily-logo

2025/08/05 06:45:00

記者:

謝承學

目前台灣對等關稅僅公布稅率20%,其他附加條件尚未「開獎」,外界視為是政府將232條款與對等關稅政策「整包一起談」,面對半導體關稅來勢洶洶,專家認為最終目標還是希望半導體產業赴美設廠,不過半導體關稅要是沒弄好,反而可能影響美國GDP,是把雙面刃。
對等關稅稅率20%出爐後,台股反應冷淡,沒有像日本剛公布時「利多出盡」馬上大漲,也沒有因為關稅較日韓高而大跌,反而公布後兩個交易日都收在平盤附近,市場資金持續觀望後續影響更劇烈的半導體關稅。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認為,這次半導體關稅應該會如期在8月公布,但公布關稅是一回事,「美國最終目標還是希望半導體來美國設廠。」所以先前才會有「大而美法案」,不過她指出,已經有報告指出假設半導體關稅25%,對美國的GDP會有負面影響,首年影響是-0.12%,十年後會有-0.76%的衝擊。
半導體關稅可能可以讓半導體業者重新評估美國設廠,但或許是把「雙面刃」。劉佩真表示,半導體關稅也將提高終端產品如手機、電腦成本,如果廠商透過漲價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可能降低消費意願與市場需求,下游產品銷量減少,對半導體的拉貨需求降低,最終傷害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包括美國自己的企業。
美國原本想要透過半導體關稅讓半導體業者到美國設廠,不過新關稅可能讓台積電等已承諾鉅額投資的企業,對其在美發展的未來產生疑慮,危及投資計畫的穩定性與擴展性。像是台積電先前曾明確表示,為了讓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案能迅速推進,政府應豁免台積電、其他已承諾在美國進行半導體製造計畫的公司,讓他們免於收到關稅或其他進口限制。如果美國客戶的市場需求因此降低,可能會對亞利桑那州廠房的建設與營運時間表造成不確定性。
同時,劉佩真指出,美國晶片關稅的課徵不應將關稅延伸至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終端產品和半成品,否則將會增加產品成本,抑制市場需求。
再者,由於美國晶片製造業目前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以大規模供應這些產品,滿足現有及日益增加的需求,顯示在美國本土供應鏈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之前,貿然實施晶片關稅將對美國本土企業造成衝擊,因此建議美國政府應以投資獎勵、延長投資抵免期限、減少監管障礙等鼓勵措施,提升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競爭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