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通路大廠文曄科技於6日舉行法說會,由董事長鄭文宗親自主持,針對外界關心關稅對公司營運影響,他表示關稅會對電子零組件產業帶來不確定性,至於尚未公布的232條款,也就是半導體關稅,需要等更進一步細節出爐後才能評估,不過公司初步調查,各產品線中僅有被動元件受到關稅影響,且未來如果晶片需要課關稅,文曄會完全轉嫁成本,不會吸收相關費用,不過鄭文宗坦言,更關心的是關稅是否會對終端需求造成影響。
文曄在今年7月中宣布與被動元件代理商大廠日電貿進行換股合作,透過提高產品線完整度,有望提升附加價值,讓客戶能一站式購足主動、被動元件。
在合併Future綜效方面,文曄表示,在合併Future滿一年後實現了32%的淨利年成長,反映整合推進順利且Future所處的歐美市場逐步復甦。以加權平均股數計算稅後EPS(扣除特別股股息)約新台幣2.28元,年成長約34%。如果不扣特別股股息,則每股淨利約為新台幣2.53元。
2025年第二季自結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2,595億元,季成長約5%,年成長約7%,超過財測上緣的2,550億元。合併營業利益約新台幣46.6億元,季成長約2%,年成長約9%。合併稅後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約新台幣28.3億元,季成長約5%與年成長約32%,超過財測中位數的27.5億元。
展望2025年第三季,基於1美元兌換29.5元新台幣的假設,第三季合併營收預估中位數約為新台幣2,915億元,季成長約12%,年成長約12%,合併營業利益預估中位數約新台幣51億元,季成長約10%,年成長約22%,合併稅後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預估中位數約新台幣31.2億元,季成長約10%,年成長約10%,稅後EPS預估中位數約新台幣2.78元,季成長約22%,年成長約8%。
今年上半年,關稅及匯率波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情勢逐漸明朗,預期對營運的衝擊在下半年將會減緩。面對日益複雜的全球經貿環境與供應鏈變化,將持續發揮全球服務能力的優勢,以因應供應鏈的變化並滿足客戶全球布局的需求。
在市場需求方面,AI需求持續強勁,預期將為集團在下半年乃至明年帶來成長動能。另一方面,歐美主要市場已順利走出庫存調整的低谷。供應鏈逐漸恢復健康,工業以及車用需求呈現逐步穩定的復甦,亦將有助於集團營收及獲利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