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社群公開與異位性皮膚炎長期抗戰的經歷,坦言病情最嚴重時幾乎每天晚上都在抓癢,甚至抓到整個床單都是血和脫落的皮。回憶嚴重時必須把全身包起來避免被看見傷口,「那種感覺就像幾萬隻螞蟻在身體裡不停爬行、咬噬,你根本無法停下來,有時候別人的話比皮膚上的傷口還痛。」
鄭靚歆自小因病遭受異樣眼光與言語霸凌,有同學說「不要靠近她,會傳染給你們」、「妳身上有屍體味道」,連大人也只是輕描淡寫一句「不要抓就好了」,讓她無比無力。她洗澡時常哭到崩潰,「一碰到水就像無數根針扎進傷口」,甚至連吃飯都因腋下傷口黏在一起伸手夾菜都痛不欲生。雖然看遍名醫、嘗試各種治療,但未見好轉,甚至被醫生斷言「這輩子都不可能好」,讓她一度陷入絕望。
所幸隨著年齡增長與體質轉變,24歲後病情明顯好轉,雖仍未完全痊癒,但她用親身經歷鼓勵病友:「異位性皮膚炎只是旅程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結局。再痛苦、再孤單,也請相信你的身體會改變。」盼以過來人的身分,給正與疾病奮戰的病友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