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醫師指出,長輩走進人生的銀色時光,不應只是被動接受照顧,更需要被看見、被理解,重新感受到「活著的價值」。
「綠色處方箋」源自英國,醫師除了開立藥物,也能轉介患者參加園藝、藝術或運動等社交活動。這項制度已被證實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減少孤獨感,並增強自我價值感。
亞東醫院從2008年起導入園藝治療,2016年更在安寧病房設置「療癒花園」,結合森林療癒、動物輔助治療等自然照護方式,幫助病人從自然中找回安定與希望。2024年更正式成立「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成為全台少見將精神醫療與自然療癒結合的專科單位。
78歲的李阿姨曾因長期情緒低落而感到生活無趣。在陳俊霖主任建議下,她參與了園藝團體,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後來主動分享施肥技巧、成為人氣「園藝阿嬤」。李阿姨說:「我沒想到,自己還能幫助別人。」這份「被需要」的感覺,比任何藥物都來得有力。
陳俊霖指出:「種花不只是休閒,更是一種有目標的生活節奏。當長輩發現自己還有能力,也還能付出,情緒自然好轉。」研究顯示,自然環境能活化副交感神經、降低壓力荷爾蒙,有助於緩解焦慮、改善睡眠,對於老年憂鬱或認知退化的患者尤其有效。
「綠色,是自然的顏色,也是療癒的顏色。」陳俊霖主任語重心長地說,這些花草,不只是植物,更是希望的種子。當醫療回到人的本質,也許我們能真正讓每一位長者,都不再只是延長壽命,而是活出更有尊嚴的生命後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