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信可取代食鹽!男子吃溴化鈉險喪命
根據《美國內科醫師學會期刊》、Ars Technica報導,美國一名曾經主修營養學的60歲男子在讀到關於過量攝取食鹽(氯化鈉)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後,決定將氯化鈉從飲食中剔除。不僅如此,男子在和ChatGPT對話後,認為自己可以用溴化鈉取代氯化鈉,便透過網路購買,此後連續3個月都以溴化鈉作為日常烹調用鹽。
這名男子3個月後被送往當地急診室急救,還堅稱鄰居正在試圖毒害自己,而他雖然極度口渴,卻拒絕醫護人員提供的飲用水,還告訴醫生自己平常在家中都喝蒸餾飲用水、採取極端素食。醫生為男子進行一連串檢查後,發現男子缺乏多種微量營養素,甚至是嚴重的「溴中毒」者(bromism),體內溴化物濃度高達每公升1700毫克,遠超過正常范圍的每公升0.9至7.3毫克。
男子住院首日病情就迅速惡化,還出現越來越嚴重的被害妄想,以及幻聽、幻視,隨後更試圖逃離醫院。院方最後將男子被強制送入精神病房,並注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同時給予大量輸液與電解質,好讓患者將體內的溴藉由排尿排出。這名男子住院整整3週,症狀才得以緩解。
溴中毒是什麼?如何造成?
美國20世紀初期約有8%至10%的精神科住院病例是由溴中毒引起,當時人們希望使用鎮靜劑來平息焦慮,而含溴的鹽類如溴化鉀,就是常用的鎮靜藥物之一。不過,溴化物會很容易在人體內累積,過量攝取恐損害神經功能、出現皮疹以及嚴重的精神問題,即「溴中毒」,直到1989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才全面禁用溴化物鎮靜劑。
負責將此病例發表於《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Cases》的醫生指出,他們並未取得男子與ChatGPT的實際對話紀錄,但尚不清楚ChatGPT是否真的明確建議男子以溴化鈉取代氯化鈉,只是溴化鈉的確可以取代氯化鈉,但並非用於人體飲食,而是用在清潔、游泳池消毒劑上。
醫生親自在ChatGPT 3.5上詢問「如何在飲食中取代氯化物」後,發現雖然回覆中會提及溴化物,但同時也會指出使用情境的重要性,並強調溴化物並不適用於所有用途。不過這名醫師也指出,ChatGPT並未提供明確的健康警告,也沒有像醫療專業人士那樣追問提出上述問題的目的」,因此在缺乏明確提問與正確解讀能力的情況下,這名男子自行「做研究」,最終導致嚴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