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自己曾反核「了解公民憂慮」 黃國昌:核廢料能安全存放40年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中選會舉辦5場發表會,第3場於今天(13日)登場,正方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右),反方則是「反核少女」吳亞昕(左)。(圖/中選會提供)

|即時

稱自己曾反核「了解公民憂慮」 黃國昌:核廢料能安全存放40年

mirror-daily-logo

2025/08/13 11:35:00

記者:

李奇叡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中選會舉辦5場發表會,第3場於今天(13日)登場,正方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反方則是「反核少女」吳亞昕。黃國昌發言時指出,自己過去也是反核方,但隨著世界各國紛紛重啟核電,民進黨不該對清晰的國際趨勢視而不見,尤其台灣發電現是「火力全開」,完全違背國際趨勢,也讓中南部空氣品質惡化,賠上人民健康。
黃國昌今說,他要為了瀕臨危機邊緣的能源政策站出來,國家禁不起民進黨繼續緊抱意識形態、一再虛耗,這場公投將是台灣民主的展現,是公民力量的再次覺醒,也是為台灣爭取更低廉、穩定、永續的能源,使台灣真正推動能源公正轉型的契機。
黃國昌抨擊,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提出能源轉型政策,宣示2025年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要達到20%,然而完全執政8年的民進黨政府,大跳票、大失敗。依照民進黨自己的官方資料,即使到了2026年年底,再生能源都沒有辦法達到20%,目前台灣發電的現況是火力全開,完全違背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也讓中南部空氣品質持續惡化,賠上人民的健康。
黃國昌感嘆,曾經是國營事業金雞母的台電,財務黑洞卻不斷擴大,儘管電價過去3年漲了4次,還拿了人民的納稅錢補貼台電3000億,但到去年年底,台電的累積虧損已經超過4000億,「這樣的錯誤政策不能繼續延續,唯一受益的只有民進黨的權貴」。
黃國昌強調,核電的抽象風險是科技可控的,但光電的具體危害卻是現實發生的,台灣有97%的能源仰賴進口,在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下,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能源供給毫無韌性,也因如此,非常多的國際友人不斷提醒台灣,至少需要保留1座核能發電廠,才能在國家安全遭受威脅的時候,提供基本的電力需求。
黃國昌點出,美國商會早就對台灣供電不穩定提出高度疑慮,直指半導體、AI關鍵產業在台灣面臨供電不足的風險,台灣到底還要不要發展AI產業?如果政府已經宣佈AI是我國重點產業項目,發展AI產業的電要從哪裡來?這不是最基本的責任嗎?
黃國昌說,在福島核災發生後,他與許多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朋友一樣,都曾反對核電,然而隨著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伴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已讓世界各國紛紛重新啟用核電。即使是發生福島核災的日本,不僅早已重啟核能發電,更在今年宣示2040年核能發電要達到總發電量20%,如此清晰的國際趨勢,民進黨不該繼續鴕鳥心態、視而不見。
黃國昌批,賴清德政府與卓榮泰內閣無視國家能源自主的脆弱,故步自封地與民意背道而馳,也正因為如此,民眾黨選擇提出公投案,在國民黨的共同支援下,由立法院將此重要的議題交付給全體台灣人民公投,展現全民的意志,用集體的智慧超越個人的獨斷獨行,讓賴清德、卓內閣學會對民意謙卑。
黃國昌第二輪發言再次表示,過去他是反對核電的人,第一次參與大規模的反核運動正是在福島和日本,2011年他還是一位中研院的學者,跟許多台灣人民一樣都被311當時的影像所深深震撼。他非常瞭解公民社會對於核電的疑慮,核燃料棒的處置問題不可能容許丟給下一代來承擔。
黃國昌說,相信願意重啟核電的日本、義大利、丹麥,決定重啟核電都不是想要把問題丟給下一代,民進黨政府最惡劣的是拿用過核燃料棒放誰家來恐嚇人民,卻從來沒有檢討過去8年完全執政的怠惰。
黃國昌質疑,請問民進黨政府負責核廢料選址的非核家園專案小組,為什麼超過4年沒有開會?直到今年才開始要研議最終處置廠選址的法案,請問過去8年民進黨是在睡覺嗎?「我要請大家放心,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用放在你家裡,在最終處置前他可以安全地存放在核電廠內,存放年限至少有40年」。
黃國昌說,核廢料選址從來不是任何一個人片面的指定,必須要從下和上進行社會溝通,踐行民主程序,在公開透明的資訊環境當中,讓大家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但政府的怠惰已經讓台灣落後世界一大截,「現在新的技術已經有了,不能再用過去的恐懼來否定未來的發展」。
黃國昌強調,台灣已經沒有下一個8年可以蹉跎,人民早已厭倦政府拿小動物當作停電的藉口,穩定供電是政府的責任,政府不該繼續推諉卸責,人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政府,而不是解釋問題的政府。
黃國昌最後表示,許多人都曾經對民進黨提出的非核家園願景懷抱著期盼,然而當期待落空,不能只有絕望,所以在野黨肩負起責任,幫執政黨修法,但是民進黨繼續抱殘守缺。他呼籲,所有的年輕朋友在23日出門投票,「台灣的未來是你們的,你們有權決定這個國家的方向,核三延役投同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