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如何感染類鼻疽?
類鼻疽由存在於土壤、積水的類鼻疽桿菌引起。傳播途徑包括:
- 皮膚或傷口直接接觸受污染的泥水、汙水
- 吸入含菌飛沫、塵土或水滴
- 誤食未煮沸的受污染水源
潛伏期平均約9天,短則數小時、長可達3週。糖尿病、慢性肺肝腎病、癌症或免疫力較低者,一旦感染容易變重症。
Q:感染類鼻疽有什麼症狀?
表現多樣,可能無症狀,也可能出現發燒、畏寒、頭痛、局部腫痛或潰瘍、咳嗽、胸痛、咳血、呼吸喘、腹痛等。嚴重時可併發肺炎、膿瘍、腦炎與敗血症,病程進展快,延誤治療恐致命。
Q:如何防範?簡單3步驟與家園清理要點
1.裝備要齊全:清理家園必備長靴、防水手套、口罩與防水圍裙;有傷口先防水包紮,作業後以清水與肥皂徹底清潔。
2.飲食要注意:所有飲用水務必「煮沸再喝」;蓄水池遭汙水入侵要先清洗消毒再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不要吃。
3.清除孳生源:雨後落實「巡、倒、清、刷」,把戶內外容器積水倒除、刷洗去卵,降低登革熱與屈公病風險。
4.消毒原則:環境可用含氯漂白水約100倍稀釋擦拭;餐廚具以煮沸或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浸泡消毒,之後以清水沖淨。
5.高風險族群(糖尿病、慢性病、免疫低下)盡量避免涉水、避免赤腳或徒手碰觸泥水;必要時縮短暴露時間並立即清潔。
Q:如何就醫與治療?
出現發燒、咳嗽、胸痛、呼吸喘、局部膿腫或傷口惡化等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主動告知醫師是否曾接觸汙水、汙泥,是否清理淹水環境或飲用未煮沸水。類鼻疽需要及時使用適當抗生素長程治療,早期用藥可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