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一名遊客Gordon在格陵蘭島搭遊船觀賞冰川,突然間冰川陸續落下,掀起波浪,附近數艘遊船也紛紛加速駛離現場,避免遭受波及;Gordon拍下當時畫面,說道「它的大小很難確定,至少300公尺長、30公尺高」「我們當時離冰山大約300公尺,影片晃動是因為我們需要逃生,冰山崩塌引發了巨浪,大家都開始四處逃竄」「冰山全在翻滾,體積縮水了大約80%」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表示「全球大多數冰川正在萎縮或完全消去」「過去37年來,冰川面積每年都在萎縮」;而日前蘇黎世大學、華盛頓大學與瑞士相關機構合作,在格陵蘭島南部冰川前沿的海底鋪設長達10公里的光纜進行研究,觀察冰川崩塌後所帶來的影響。
研究人員多米尼克.格拉夫(Dominik Gräff)表示,「峽灣中遍布冰山,冰塊墜落的威脅始終存在」,「表面波,即所謂的冰山崩解引發的海嘯會衝擊峽灣,攪動最上層的海水,由於格陵蘭峽灣的海水比冰川融水溫度更高、重量更重,因此會沉到底部,當撞擊發生很久之後,冰面已經穩定下來」「這些波浪的高度可能比摩天大樓還高,在水面上不可見,但它們進一步混合了海水,從而為冰牆帶來了更多熱能,加劇了水中垂直冰牆的融化和侵蝕,使冰山更容易在其上方斷裂」
格拉夫說,格陵蘭冰川就像一個巨大的冰蓋,面積約瑞士國土面積40倍,若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公尺,且大量融水會削弱墨西哥灣暖流等洋流,對歐洲氣候產生深遠影響;格拉夫更警告「我們的整個地球系統依賴這些冰蓋」,若沒有了這些冰川「可能因過高的溫度而崩潰」影響生態、氣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