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城接軌大矽谷 苗栗不是台北的後花園,而是科技新據點
苗栗高鐵站外,開闊景緻一覽無遺。

|即時

雙子城接軌大矽谷 苗栗不是台北的後花園,而是科技新據點

mirror-daily-logo

2025/08/15 12:44:00

當全台科技產業版圖正快速擴張,「大矽谷計畫」成為近年最受矚目的區域發展關鍵字之一。這條以新竹科學園區為核心,向北串聯桃園,向南延伸至苗栗與台中科技聚落的產業軸線,正重塑中北部的經濟結構與居住版圖。而在這條產業鏈中,苗栗的位置,正在從「台北的後花園」轉型為科技發展的全新據點。
bc1182a9-b411-4549-a808-f4f48e7e54c0-w2400_2025-08-15.jpg
竹南科學園區入口景象。

大矽谷構想與「現在進行式」的產業能量

「大矽谷」並非單一園區,而是一條涵蓋多個科技聚落的經濟走廊。核心的新竹科學園區持續吸引國際半導體、IC設計與光電大廠進駐,帶動上下游供應鏈向外擴張。向南,竹南科學園區已形成成熟的電子零組件、精密機械與生技產業聚落,廣源科學園區正積極招商布局綠能與智慧製造,銅鑼科學園區則鎖定高階材料與先進製程設備製造。
不同於仍在藍圖階段的「未來式」計畫,這三大園區早已進入「現在進行式」的產業運作,成為承接科技產業外溢需求的重要腹地。園區間的互補性,也讓苗栗的科技產業鏈具備多元且完整的發展潛力。
f23e0793-cc28-472a-8276-2fdae11b99c0-w2400_2025-08-15.jpg
竹北市台大園區,半導體與科技產業聚落。

人口紅利與科技就業需求交會

隨著半導體與科技業的高速成長,對專業人力的需求呈現長期且穩定的增勢。根據苗栗縣政府統計,近五年返鄉或新遷入的青壯年人口比例逐步提升,其中相當一部分與科技產業就業直接相關。
對工程師族群與高技術人才而言,苗栗相較新竹與台中,不僅生活成本相對友善,也能透過高鐵、國道等交通樞紐快速往返工作地點。再加上竹南、頭份、苗栗市構成的「雙子城」生活圈,結合教育、醫療、商業機能,讓在地生活不必依附大都會,形成獨立且成熟的居住選擇。
beb4ee8d-cb4e-4346-998b-0210e385e72a-w2400_2025-08-15.jpg
開發中的苗栗高鐵特區。

居住地選擇的轉移與「腹地價值」

過去,苗栗高鐵特區長期處於「等待開發」的階段,因缺乏大型商業與人口聚集而顯得低調。然而,隨著園區發展與產業擴張,這塊土地的「腹地價值」逐漸被看見。對企業而言,這裡是未來擴廠與物流中心的潛力地;對工作者與家庭而言,則是同時具備交通便利與生活空間的安居選擇。
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近兩年苗栗高鐵特區周邊的新建案成交量明顯增加,買方多來自新竹、桃園及中部地區。雖然單坪價格仍低於新竹與台中,但漲幅已顯著高於縣內其他地區,反映出市場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
8ab42cf2-35e9-41de-9893-2066973732f8-w2400_2025-08-15.jpg
「雙子城」計畫推進基礎建設,苗北藝術節現場畫面。

從產業鏈到生活圈的雙重升級

「雙子城」──竹南與頭份,不僅是苗栗北部最重要的生活圈,更因鄰近竹南科學園區,成為科技新貴落腳的首選地之一。隨著園區持續擴張,生活圈內的餐飲、休閒、購物與教育資源同步升級,逐步形成產業與生活互相支撐的正向循環。
同時,隨著科技產業外溢效應擴大,不少科技專業人才也悄悄將目光轉向苗栗高鐵特區。這裡除了能快速銜接新竹、台中等主要科技園區,腹地發展潛力正逐漸被看見,成為新一波移居與投資的熱點。
南側的銅鑼與苗栗市,則因高鐵與產業腹地的定位,吸引物流、製造與研發據點進駐,帶動周邊基礎建設改善,讓原本零散的城鎮網絡逐漸串連成完整的區域系統。
75eb002c-47c2-4c93-9b0e-b780375ebb90-w2400_2025-08-15.jpg
隨大矽谷計畫推進,苗栗成為科技產業重要支援基地。

苗栗的下一步:從配角到主角

長期以來,苗栗在北台灣發展的敘事中,多被定位為台北或新竹的「後花園」,扮演休閒與觀光的配角角色。然而,隨著科技產業重心的外移與新興園區的成形,苗栗正站在轉型的關鍵時刻。
高鐵特區的啟動、產業鏈的延伸,以及年輕人口的回流,正在把苗栗推向經濟與居住雙重角色的舞台中央。未來,當大矽谷計畫進一步落實,苗栗不僅將是科技產業的支援站,更有機會成為驅動產業創新的新節點。
苗栗,正從「被路過」的地方,變成「被選擇」的地方。在大矽谷軸線的牽引下,這片土地的故事,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