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用「敗戰」與「反省」展現對二戰的價值觀
石破茂非常看重戰歿者慰靈祭的用字遣詞,似乎也能反映出他對二戰的價值觀。圖片取自石破茂Shigeru Ishiba臉書

|即時

石破茂用「敗戰」與「反省」展現對二戰的價值觀

mirror-daily-logo

2025/08/19 06:10:00

張郁婕/國際新聞工作者
「今年是『敗戰後80週年』,如果把『敗戰後』說成『終戰』,就誤解了事情的本質。」今年1月2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舉辦的東京全球對話研討會(Tokyo Global Dialogue)時,引用了父親石破二朗生前的話,強調80年前對日本來說不該只是「戰爭結束」,而是「戰敗」。
另一句石破茂提到戰後時常會引用的句子,則出自他在政治路上的恩師,前首相田中角榮之口:「只要知道戰爭的人還在,日本就能安心,當不知道戰爭的世代成為這個國家的核心時,就令人害怕。」對於石破茂而言,曾經經歷過二戰的老一輩們所剩時間不多,如果錯過「戰後80年」的機會,以後恐怕難以再驗證80年前的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走向戰爭?難道當時的政府或是議會真的沒有方法擋下戰爭嗎?

「那場戰爭的反省與教訓」

「大戰至今已經過了80年,現在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戰爭的世代。戰爭的慘禍絕對不能重蹈覆徹,不能再度走錯路。那場戰爭的『反省』與教訓,現在我們必須再度將此銘刻於心。與此同時,我國在這80年間始終走在和平國家的道路上,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而努力。就算歲月流逝,悲痛的戰爭記憶與堅決不戰的誓言,會超越世代傳承下去,並採取行動貫徹永久和平。」
近年,終戰週年的戰歿者追悼式首相式辭幾乎大同小異,石破茂刻意在式辭中加回「反省」兩個字,反而成為亮點。「反省」不是石破茂獨創的用字,卻是睽違13年的復出。「誓言不戰」也是在第二次安倍政權以來,一度消聲匿跡的用字。
1993年,時任首相的細川護熙首次在戰歿者追悼式上,提及日本對亞洲的加害責任。在這之後,從1994年的村山富市到2012年民主黨政權的野田佳彥,歷任首相都會在8/15的戰歿者追悼式上提到「反省」兩個字,也就是要反省日本在亞洲的加害責任。但這項傳統卻在2013年安倍晉三回任首相時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改為「銘記歷史教訓」。在安倍晉三之後的菅義偉及岸田文雄,也都沒有「反省」,只有「謹記歷史教訓」,這次石破茂改成「反省與教訓」,等於是結合兩種版本。
雖然石破茂在終戰80週年的式辭上,並沒有點出是要「反省」什麼事情,也沒有提到日本對亞洲國家的加害責任。但有石破茂的側近告訴《每日新聞》,這句「反省」不只限於日本對亞洲的加害責任,還包括日本帝國邁向戰爭的經過,以及戰後文人統制(文民統制,civilian control)的作法。《朝日新聞》則提到,石破茂認為日本軍方會暴走,就是因為文人統制沒有發揮作用,才會發生明明日本向美國開戰前,兵棋推演就已經顯示會敗戰了,還發生這樣的悲劇。
石破茂非常看重戰歿者慰靈祭的用字遣詞,似乎也能反映出他對二戰的價值觀。

被害者忘不掉的歷史傷痛

2003年,時任防衛省長官的石破茂代表日本前往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時,見到了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當時李光耀問石破茂:「你知道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對新加坡做了什麼嗎?」石破茂說他只知道日本佔領後將新加坡改名為「昭南島」,就被李光耀反擊:「這樣不行,要再多唸書」、「就算日本人忘了,新加坡人也絕不會遺忘。」讓石破茂相當羞愧。石破茂也曾在書中回憶道:「就算時間過去,戰爭的加害者忘了這件事,被害者也絕對忘不了」並說這是李光耀親自教會他的事情。
就算戰爭加害者忘了自己的過錯,受害者也忘不了歷史的痛。為了要記住當年的過錯,同時也是讓受害者知道「我們還記得」,石破茂的作法就是親自走訪和戰爭有關的景點。今年4月,石破茂出訪菲律賓時,就特別到距離馬尼拉車程2小時郊外的「比島戰歿者之碑」,追悼在菲律賓戰歿的日本人,成為現任首相首例。當時石破茂還特別和身邊的人說:「我們不能只看到對我們有利的歷史」,或許就能看出石破茂對親自走訪、紀念罹難者的這件事情有多堅持。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5日,日本东京,日本“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举行,日本首相石破茂、德仁天皇、雅子皇后出席仪式。_2025-08-16.jpg
15日,日本東京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石破茂、德仁天皇、雅子皇后都出席儀式。圖片取自東方 IC

消失的終戰80週年談話

然而,雖然石破茂本人對「戰後」有很多的想法,但即便正好在終戰 80 週年當上首相,時局也未必站在他這邊。
日本從1995年由時任首相的發表終戰 50年談話以來,2005年的小泉純一郎及 2015年的安倍晉三,也都分別發表了終戰60年及終戰70年談話。而石破茂早在年初即表明,想在終戰80週年的今年,重新驗證日本的戰爭責任,就被認為是在為此做準備。但政府內部準備作業不足,想要發表「終戰 80 週年談話」又面臨黨內保守派壓力,連發表「終戰80週年談話」的計劃也變成白紙一張。
現在,雖然石破茂有意以首相身分發表終戰80週年的「個人見解」,但目前仍是未知數,錯過8/15這一天,下一個時間點就有可能落在9月2日日本簽署《降伏文書》,和同盟國達成停戰協議的日子。
石破茂難以發表「終戰80週年談話」的原因有二:第一,自民黨內有一派認為,自民黨在石破茂的率領下,兩次大選都選得不好,在黨內逼宮聲浪下不該發表見解;第二,黨內保守派也擔心,一旦石破茂發表「終戰 80 週年談話」,就有可能蓋過10年前安倍晉三的談話內容。當時安倍晉三在「終戰 70 週年談話」中提到:「不能讓沒有參與那場戰爭的我們的子孫,以及未來世代的孩子們,繼續背負謝罪的宿命」,被認為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今後日本不須再為戰爭加害責任謝罪道歉。如果「終戰70週年談話」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那為什麼10年後的終戰80週年還需要發表談話、謝罪道歉?所以希望安倍晉三就是最後一位發表正式談話的首相。

石破茂風格的致詞

在這種情況下,石破茂能做的,就是微調早已接近制式化的首相致詞,讓致詞內容帶有個人風格。
石破茂在廣島原爆80週年加上過去參觀和平記念資料館的感受,在邁向「無核武世界」之前又多了「無核戰世界」,並朗讀廣島詩人正田篠枝的歌,還唸了兩次;在長崎原爆80週年引用了被爆醫生永井隆的句子,並參考廣島原爆80週年致詞的反應,微調長崎原爆版的致詞內容,強調主導國際社會走向沒有核戰、沒有核武的世界,是日本的使命,必須一步步付出努力。8/15 的戰歿者追悼式,也能看出石破茂在幾近制式化的致詞中,微調用字的努力。
或許對於日本而言,2025年確實是敗戰80週年,但對台灣來說,依舊是終戰 80週年——因為現在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有的人(或是他們的祖先)曾經對日抗戰,有的人則是因為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而被捲入這場不知是為誰、又是為何而戰的戰爭,直到80年前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