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即將舉行核電公投,童子賢繼上週擔任支持核三重啟的辯論正方代表後,今日又接受鏡電視專訪,暢談核能議題。面對AI訓練與使用都耗費大量電力的現實,台灣缺不缺電、電力供應狀況,不只影響普通人能不能想開就開冷氣,更成為會會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
童子賢以全世界與台灣用電量的對比來解釋,他說,過去50年全球用電量成長曲線很陡、用電量成長了25.4%,相比之下,台灣只有11.8%,其實除了世界工廠的中國之外,舉凡進入以資訊工業為主的國家,像歐盟、美國、日本,最近10幾年來的用電量成長率都趨緩,台灣也不例外,他推算,台灣到2035年用電量應該會幾乎停止成長,因為耗電量高的低階產業都已經外移,人口數也進入負成長,但是,AI跟晶圓代工的蓬勃發展,改變了用電量趨勢,所以,台灣的電只要好好規劃,應該不會缺。
但是他強調,正是因為AI與晶圓代工的需求,台灣真的缺的是品質良好、經濟實惠、不排碳、供應穩定的電。
童子賢進一步表示,從衛星照片可以看到,台灣西海岸的跟大陸東南沿海,即使是半夜四點還是燈火通明,用電量仍高達尖峰時間的6、7成,可是,半夜當然沒有太陽、如果又沒有風,如果台灣百分之百都用綠能,以台積電晶圓廠都是24小時運作、生產來說,電要從哪裡來?綠能不是不能用,可是大家應該正視綠能是間歇性能源的特性,可以用核能來幫忙穩定供電。
所以,童子賢始終贊成「核綠共存」,他認為,綠能加核能是好組合,台灣應該向瑞士學習,目前瑞士的電力供應中,40%靠核能、40%是水利發電,用核能當基礎負載、用綠能來減少碳排,「瑞士就是我心目中台灣能源的未來」。
不過,現在的台灣8、90%發電來源靠燃煤跟燒天然氣,即使用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比燒煤低得多,但也只比燒煤少了4成,造成的結果就是,低碳發電的比例瑞士高達98%,台灣卻只有17%。
他還提醒用天然氣發電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隨時可能漲破天花板的價格。他表示,如果有嚴冬或戰爭,天然氣價格就會飆漲,像俄烏戰爭剛開打時,天然氣立刻漲價四倍,石油了不起才漲40%,可是台電規劃能源來源時,天然氣占比卻高達50%,「難怪過去要漲價四次、台電虧了幾千億,虧掉20個文化部的預算」。
而童子賢身為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副董事長,卻民眾黨站在一起、甚至跟被外界視為「仇恨值高」的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握手,外界看不懂童子賢所為何來。童子賢澄清,他純粹為了地球暖化的需求,而參與正方核能的辯論代表,能源牽涉到產業競爭力、小老百姓日常生活,不是一黨一派可以用顏色決定,事實上,支持綠營的民眾有略微超過一半支持核電,他舉國民黨以前也有反攻大陸的神主牌,現在不只是神話、更變成笑話為例,執政黨對核電的態度執政黨應該與時俱進,COP28中,22個主要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全世界核能發電量增加3倍、綠能也增加3倍,這是很好的主張,這兩個都增加三倍,地球的暖化就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