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情報體系觀察者
在最近幾個月以來,陷入大罷免政治攻防的台灣社會突然出現一股針對手機直播的獵巫歪風,不斷有民眾或直播主在捷運、或在路上拿手機直播、拍照時遭到陌生路人激動的質疑是否意圖不軌,衍生出許多爭議。
不僅限於一般民眾,甚至連執政黨郭姓立委都在路上懷疑路人在公園手機直播「行為鬼祟」,引發社會譁然,這些獵巫爭議之所以產生,是在於對於所謂的「共諜」、「第五縱隊」使用手機拍攝台灣地景,以蒐集台灣情報的集體恐懼,因此在台灣的中國籍新移民也成為被懷疑的首要目標,使得新移民背景的作家上官亂投書《德國之聲》反駁這些質疑,並批評這股獵巫彷彿當年清朝社會的「叫魂」,而《報導者》也從國安、社會等角度報導此一現象。
雖然隨著大罷免等政治攻防的落幕,這股獵巫狂潮暫時止息,但是這場獵巫風潮衍生出的許多爭議,並未得到徹底的檢視和解決。
在面臨危機時,必然產生間諜恐懼
事實上,這股基於台灣處於台海對峙的局面,再加上國內政局等綜合影響,必然產生非理性的恐懼,除了前述作家上官亂提到的清朝時期的「叫魂」,在近現代上不乏其案例,特別是面臨國安危機或內部政治危機的國家。
從蘇聯史達林時期對「帝國主義間諜」的社會恐懼,到英國在二戰初期擔心納粹登陸而出現短暫的草木皆兵現象,再到冷戰初期的美國麥卡錫主義,都是著名的例子。在當代,美國社會在遭遇九一一恐攻後對於潛在恐怖份子威脅的過度恐懼,以及中國共產黨政權近期修訂《反間諜法》,並且由國安部在官方社群媒體發文聲稱「間諜有N副面孔,偵探、學者、商人、遊客、戀人、記者、簽證官、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等都有可能是間諜。」都警醒著吾人這些集體恐懼並未成為歷史。
即使是最近,南韓社會在2024年戒嚴前後在右派同溫層出現的恐懼中國間諜現象,也引起南韓媒體的關注。
而這些集體恐懼,有的經過政府公開澄清、社會對話和反省得到疏導,有的則因為當局政治需要而被持續驅動,造成社會永遠無法弭平的裂痕和恐懼。
回到當前的台灣,在直播獵巫的狂潮稍微平息的時刻,筆者不禁想提出幾個問題:
一、為何情報界沒有主動澄清疑慮?
在這股獵巫的狂潮擾動台灣社會之際,為何沒有看到情報界沒有主動澄清疑慮?比如說國安局、調查局都應該主動發表聲明,以釋眾疑,避免這個亂象的進一步擴散。
以前述美國九一一恐攻為例,美國政府和聯邦調查局方面在恐怖攻擊後就積極澄清公眾疑慮,呼籲公眾不要草木皆兵,不要把穆斯林都當成恐怖份子,就是為了避免造成社會更多的恐懼和裂痕。
但是,吾人卻看到相關單位,甚至主政者和國安方面始終保持沉默,任由這股亂象持續發酵,造成台灣社會的分裂和不安。
二、為何情報界和國安方面沒有提出全民保防教育?
而這股獵巫狂潮也帶出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情報界和國安方面沒有提出全民保防教育,任由對於「第五縱隊」、「直播蒐集情報」等一知半解而充滿恐懼的無知民眾自行去找尋他或她們所認定的「間諜」。
在這幾個月的社會紛擾告一段落之後,情報界和國安方面還要繼續迴避全民保防教育,讓公眾處於無知而充滿恐懼的狀態嗎?
情報界不應該對獵巫狂潮保持沉默
這股獵巫狂潮雖然只是當前政治局勢衍生的亂象,但是並非無涉台灣情報界,不僅是出於安定社會民心,更是為了往後的反情報工作。
前述提到南韓戒嚴前後發酵的恐懼中國間諜現象,引發的政治和社會反彈力道,反而讓真正應對中國情報滲透的南韓情治部門陷入嚴重困擾,相關法令和措施都被前述的因素所影響,遭到抵制或質疑,嚴重影響真正的反情報工作,讓相關人士在接受南韓媒體採訪時感嘆「中了緊急戒嚴的流彈」、「應對中國諜報活動變得更加困難了」。
同樣的情況是否可能發生在台灣,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並非不可想像的情境,是台灣情報界應該引以為鑑的。
面對此一問題,筆者不揣冒昧提出若干淺見作為拋磚引玉。
一、 情報界應該即時回應
面對類似直播獵巫爭議,情報界不能再保持沉默,特別是執掌反情報業務的國安局、調查局都應該主動表明、澄清相關疑慮,讓公眾不再為此恐慌。
不僅如此,情報界應該思考讓負責反情報業務的現退職官員積極接受媒體採訪,在維護機敏資訊的前提下釋出正確資訊,讓公眾了解當前面臨的反情報實際情況,而不至於陷入歇斯底里的集體恐慌。
二、情報界和國安方面應盡速提出全民保防教育
直播獵巫爭議凸顯出欠缺全民保防教育的問題,情報界和國安方面不能再迴避,必須盡速思考如何制定出一套淺顯且兼顧人權民主和國家安全的全民保防教育,讓公眾有正確的資訊可以依循,而不是被若干參雜政治語言和情緒動員的特定政治宣傳煽動,陷入焦慮和恐慌。
三、執政黨不應該放任獵巫歪風
無庸諱言,隨著大罷免而起的直播獵巫狂潮,執政黨任由側翼和同溫層情緒發酵難辭其咎,而且也付出不小的政治代價。
因此,主政者和執政黨應該以此為鑑,配合情報界在支持者推廣正確的保防資訊、遇到類似爭議發生時,主政者和執政者不應該保持沉默,甚至用「有警覺是好事」、「展現出保護台灣的意志」開脫此類行為,反而應該公開嚴正譴責此類行為,要知道這種直播獵巫爭議所引發的騷動、恐慌和對立,最終是由主政者和執政黨概括承受。
這股偏執而非理性的獵巫狂潮並未隨著朝野政治攻防的暫時落幕而徹底走入歷史,可以想見還會在未來新一波的朝野政治攻防死灰復燃,情報界和國安方面不能置身事外,要想盡辦法消解這場獵巫狂潮背後所隱藏的非理性情緒,盡快推出適當的全民保防教育,不要讓這股獵巫狂潮成為擾亂反情報工作的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