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3億「台中海洋館」如何?網批:需彎腰走隧道、像逛「魚中魚」
身高178公分民眾與隧道高度相同。圖/翻攝自Threads@ayi__dailylife

|即時

耗資13億「台中海洋館」如何?網批:需彎腰走隧道、像逛「魚中魚」

mirror-daily-logo

2025/08/21 16:12:00

編輯:

吳宜錡

歷經14年規劃建設、3任市長,耗資13億元的「台中海洋館」,21日正式向外式營運,19日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有別於傳統水族缸展示,8大展示區首創以多元、沉浸式打造,結合教育、保育與觀光功能呈現海洋之美;開放首日,民眾也紛紛於社群分享參觀心得。
台中海洋館8大展示區,有別於傳統水族缸展示,以「開放式缸體」沉浸式體驗,目的希望消弭觀者及被觀者分界,不過網友在社群痛批,整體展區「不大也不小」,部分魚缸、魚池也沒幾條魚,還以為在逛「魚中魚」
標榜全台唯一的「濕地展示區」,官方指出遊客可以捲褲管親踏濕地展示空間,感受生態真實氛圍,不過網友反應,池內環境髒,不曉得民眾「進去前有沒有先洗腳」,倒不如親自至高美濕地遊玩,「能免費踩還可以找到招潮蟹」
20250821網友反映「濕地展示區」池內環境髒。圖/翻攝自Threads@thexiaobao.go
網友反映「濕地展示區」池內環境髒。圖/翻攝自Threads@thexiaobao.go
其中熱門的海底隧道,網友實際走了一圈,質疑設計只考慮到小朋友,因為180公分高男子只能「彎著腰」走在隧道中,就連178公分高民眾頭頂也剛好碰到隧道頂端。
20250821身高178公分民眾與隧道高度相同。圖/翻攝自Threads@ayi__dailylife
身高178公分民眾與隧道高度相同。圖/翻攝自Threads@ayi__dailylife
Youtuber「這裡很無聊」也分享參觀心得,認為以台中海洋館規模與展場形式,「海洋館」名稱有些負擔,因為更像是「結合生態導覽的藝術中心」,然而設計有像是日本átoa、流冰館,甚至尼克斯海洋公園;而生態教育展區受限場地,許多意會式藝術裝置需要有些「慧根」才能看懂,針對娛樂性的互動裝置,認為10歲以下孩童可能有相當吸引力,對成年人可能較為無感。
不過這裡很無聊也道出海洋館優點,大讚影像藝術的展區呈現非常好,包括水母區、黑潮之海「完全是本館大賣點」,其中「水生生物收容所」可以讓孩童認識放養水生動物對環境的破壞力;水母展區真實水母加上燈光的效果令人驚嘆。
20250821網友反映「魚池沒幾條魚」。圖/翻攝自Threads@hisob2020
網友反映「魚池沒幾條魚」。圖/翻攝自Threads@hisob2020
至於500元票價,部分網友認為周遭環境荒涼、很多野狗,且生物樣性沒有屏東海生館多,反而更貴,不太合理;這裡很無聊則認為,若以一生只會前往參觀2、3次來說「不致於會差到哪去」,不過唯一隱憂是「受限於場地規模的人流控制」,若人流控制得宜,「這500元肯定會給我帶來一定程度的滿足也會留下很多好的回憶」引起討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