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母嬰品牌昨(26)日以「寶寶每天喝的奶粉!你知道有多少糖嗎?」為題拍攝影片,指出小朋友喝的奶粉,一瓶「有一半以上都是糖」,約等於「2大瓶可樂」,雖然孩子喝的高興、很買單,不過長期下來糖會導致腸道內益生菌減少、壞菌增加,容易引起「過動」甚至睡不好。
知名母嬰品牌「小孩喝奶粉餐餐吃全糖」影片遭轟
貼文一出,一名稱25年以上臨床經驗護理長指出「配方奶不是糖水」,而配方奶所有成分皆需經過國際食品法典嚴格規範,而配方奶之乳糖天然存在於母乳,是寶寶腦部發育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舉例母乳裡的乳糖濃度約5.7-7.8g/100ml,較配方奶濃度高,「你這樣講,是不是等於也在說母乳是糖水」。
還有網友指出,以該品牌2022年的文章提及乳糖初乳為5.3g、成熟乳為7.3g,相較之下配方奶跟母乳的糖分差異「根本沒差多少」,直言「僅以奶粉狀態下的含糖量來做文章,根本是斷章取義」。YTR陳彥婷有痛批「給喝配方奶的寶寶貼標籤、情緒勒索沒有餵母奶的媽媽」一部影片就製造恐慌。
產科醫師痛批:情緒勒索
產科醫師蘇怡寧也在社群發文表示「情緒勒索真的母湯」,指出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含糖量與母乳差不多,2者糖分來源是一樣的,若有乳糖不耐症的狀況才會使用特殊配方,且台灣法規目前對於嬰兒配方奶粉管理相當嚴格,成分都有明確規範。
蘇怡寧直言「我們鼓勵哺餵母乳,畢竟這是老天爺送給寶寶最天然的禮物」,不過對於不適合哺餵母乳的情況「配方奶就是另外一種選擇」,然而法律規範下「不可能有影片中說的事情」,因此「胡說八道更是不可接受」
乳糖與蔗糖不同!
至於配方奶該如何挑選,禾馨醫療體系小兒科專任醫師巫漢盟曾指出,配方奶中醣類(碳水化合物)為寶寶成長所需營養素之一,然而許多家長擔心「糖」量過多,事實上購買時應選擇「乳糖成分」,因為「乳糖與蔗糖不同」;乳糖佔醣的含量高達90%,對嬰兒來說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是消化系統成長未適應成人食物前「直接的能量來源」,同時還有促進腸道成熟的功能。
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也曾指出,若需要選擇幼兒「配方奶」,建議選擇含乳量80至90%奶粉、無添加「糊精、加工澱粉、蔗糖」,若營養成分標示中含糖量每100公克超過10公克就不建議選擇,另外應選擇額外添加物較少者,因有些礦物質並無法完善被吸收,因此建議選擇簡單、單純者即可。
業者回應了!強調並非「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
見影片於網路發酵,業者今(27)日下午也回應,表示做為母嬰品牌,對於國內外育嬰的新研究、新發現,都會是與媽媽們、社群中分享的素材靈感來源,不過「不代表這些是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或異想天開」;業者說明畢竟配方奶利益龐大,自然鼓吹者眾,然而「媽媽餵不是哺乳協會,沒有刻板人設問題」且「影片中沒有針對特定品牌或產品」,指出「2024年5月權威外媒報導仍有配方奶領導品牌因添加糖的問題被關注」,強調品牌尊重媽媽們有切身環境因素考量,選擇配方奶是必要替代方案,並感謝「蘇院長」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