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廣告最常違規
在所有違規案件中,食品廣告就佔了6成,有182件,合計裁罰2,384萬元,金額最高。常見的誇大手法包括:標榜「減肥瘦身」共24件(13.2%),「皮膚美容」共23件(12.6%),「提升免疫力」共22件(12.1%)。
其實食品依照法律只能提供營養素與熱量,並沒有醫療或外觀改善的效果,任何涉及「瘦身」、「美容」的宣稱,幾乎都是踩法規紅線。
黑名單公司曝光:單一業者最高被罰484萬元
本次累計罰鍰金額最高的前3名公司為:
1.七寶創意有限公司:「拉蓓青木瓜豐盈飲」宣稱豐胸豐盈,被罰484萬元。
2.雙江生技有限公司:「代謝調控醫能精露」宣稱具醫療效能,被罰230萬元。
3.日東商事有限公司:「RE.OWN淨透肌膠原胜肽」宣稱膠原蛋白功效,被罰200萬元。
這些產品大多透過網路與社群平台打廣告,消費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誤導。許多廣告會刻意營造「專家推薦」或「真人見證」,其實都是行銷話術,並未經過官方核准。
政府提醒:食品不是藥、化粧品不是醫材
衛生局強調,一般食品沒有治病、減肥、美白的效果,化粧品也不具促進細胞再生、除皺或生髮的功效。如果廣告聲稱能「治療疾病」、「豐胸瘦身」、「美容除皺」,幾乎都屬於誇大不實。
民眾選購3原則
停:看到誇大療效先停下,不要衝動購買。
看:查看產品是否有政府核准字號。
聽:聽從醫師、藥師、營養師等專業建議。
衛生局提醒,遇到身體不適應該尋求正規醫療,而不是依賴來路不明的產品。否則不僅花錢買不到療效,還可能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