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遇到「鬼壓床」別怕!醫揭:不是靈異還能治療
鬼壓床其實是睡眠麻痺症造成的,太頻繁發作還有藥物可以改善。(AI生成示意圖)

|即時

鬼月遇到「鬼壓床」別怕!醫揭:不是靈異還能治療

mirror-daily-logo

2025/08/25 16:37:00

記者:

梁孝傑

半夜突然醒來卻動彈不得、胸口像被壓住,甚至伴隨幻聽、幻影,這就是俗稱的「鬼壓床」。雖然多數人都曾經歷過,但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這並不是靈異現象,而是大腦在睡眠過程中「卡關」所引起。
方識欽指出,鬼壓床的醫學名稱是「睡眠麻痺症」。人在一夜睡眠中,會反覆經歷淺睡、熟睡、快速動眼期(作夢期)等循環,每一次轉換都像汽車換檔,需要大腦精細調控。
當大腦在夢境結束、準備要「醒來或進入下一輪睡眠」時,若卡在這個三叉路口,就可能同時具備3種狀態:

1.清醒意識:感覺自己已經醒來。

2.夢境殘留:身體肌肉仍處於快速動眼期的癱瘓狀態。

3.外界感知:淺睡期的大腦還能接收環境訊息。

這3種狀態疊加,會讓人覺得「醒著卻不能動」,甚至把外界刺激(窗簾飄動、聲音)編織成幻覺,於是產生「有人壓我、有人在旁邊」的恐怖錯覺。
醫師解釋,睡眠轉換的關鍵在於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尤其是多巴胺。多巴胺就像大腦的「換檔器」,負責協調不同睡眠階段。如果多巴胺訊號異常,就可能造成「睡眠轉換困難」,出現鬼壓床的狀況。
偶爾一次鬼壓床並不需要太過擔心,但如果頻繁發作、影響睡眠品質,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目前醫學上可以使用低劑量藥物,像是多巴胺刺激劑,幫助大腦調整睡眠階段,降低發作頻率。不過醫師也提醒,藥物需在專業評估下使用,避免副作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