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暴來襲24小時!心肌梗塞、中風風險飆升60%
不只導航失靈!磁暴也會讓人心律失調、焦躁失眠。(翻攝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

|即時

磁暴來襲24小時!心肌梗塞、中風風險飆升60%

mirror-daily-logo

2025/09/02 09:58:00

記者:

梁孝傑

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辦公室發布重大特報,9月2日凌晨2點起,將引發G3等級的中度地磁風暴,持續約24小時。除了可能導致衛星導航誤差、無線電通訊中斷、電力系統保護裝置誤觸之外,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磁暴其實也會對人體健康帶來衝擊。

磁暴是什麼?

磁暴(Geomagnetic Storm)是太陽風與地球磁場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劇烈擾動。當日冕物質高速衝擊地球時,會造成磁場瞬間變動,並引發一連串效應。過去人們多將焦點放在航空、航太與通訊產業,但醫學研究已證實,磁暴同樣能影響人體生理節奏。

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

來自芬蘭、俄羅斯、美國、日本多項研究指出,地磁風暴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導致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在強烈磁暴期間,心肌梗塞、急性冠心症與中風風險平均上升25%至60%。
張家銘醫師提醒,對於已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心律不整病史的患者,磁暴是潛在威脅,務必遵循醫囑、規律用藥,並密切注意身體狀況。

睡眠與情緒也受干擾

磁暴不僅影響心臟,還會干擾褪黑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是調節生理時鐘與情緒的重要因子。研究發現,在磁場擾動下,受試者出現入睡困難、REM睡眠比例下降、焦躁情緒增加等狀況,甚至會短暫出現記憶模糊或專注力下降。這解釋了為何有人在磁暴發生時會覺得「心浮氣躁、怎麼都睡不好」。

電磁敏感族群特別脆弱

並非每個人都會明顯感受到磁暴影響。醫學上稱部分人為「電磁敏感體質」(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在磁場擾動下,他們更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悸、睡眠中斷與夢境增多,情緒起伏大、思緒混亂。這些反應並非心理作用,而是能透過電生理檢測追蹤到的真實生理變化。

自我防護的科學方法

1. 維持規律作息,穩定生理節律
2.夜間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與電腦,減少藍光干擾
3. 補充鎂、鉀與Omega-3脂肪酸,有助穩定心律與神經傳導
4. 透過深呼吸、冥想、輕運動,降低交感神經緊繃
5. 電磁敏感族群可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長時間接觸電子設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