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問及明年亞運會的奪牌目標時,李洋以自身為例,採取了與過往不同的思維。「當初有人認為我們會奪金牌嗎?沒有吧?」他反問道。他認為,部會的職責無法去預估獎牌數,「我們能做的,就是將運動員的權益保護到最好,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才是我們該做的。」
身為「黃金計畫」曾經的受益者,李洋也點出現行制度有待釐清的爭議。他表示,將請國訓中心與競技運動司深入了解,並拋出檢討方向。畢竟黃金計畫主要專注在奧運奪牌,是否要把將更多資源投入在18至24歲、或更年輕的基層選手身上。
對於外界關注的退役運動員輔導,李洋的核心理念是從根本上把產業做大。他表示,除了現行國訓中心已有的轉職教練輔導外,更重要的是創造多元的運動產業鏈。他舉例,未來選手的出路不應只有教練或防護員,更可以是營養師、球探或動作分析師等專業領域,「我們未來不會幫運動員把路走窄。」
至於如何與國訓、運科等三大法人中心互動,李洋強調,部會將扮演好監督協調的角色,共同合作,目標就是讓台灣的運動產業更多元、更專業,為選手開創更寬廣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