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通訊醫學》(Communications Medicine)的研究報告,學者針對2945名42歲到94歲的英國中老年人,進行長達20年的追蹤並透過問卷收集他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健康狀況。
他們發現,受試者平均會在起床後31分鐘吃早餐,並在睡前5小時吃晚餐,但隨著受試者年齡增長,吃早餐和晚餐的時間普遍有延後的狀況,每增加10歲,早餐和晚餐的時間就分別延後近8分鐘和4分鐘,當中吃早餐的時間早晚與死亡風險有關聯。
研究團隊根據英國國家健康醫療服務(NHS)的死亡登記資料分析,晚吃早餐組的10年存活率為86.7%,早吃早餐組為89.5%,顯示只是晚吃1個小時,死亡的風險就上升1.11%。研究團隊表示可能原因為,晚吃早餐顯示身體活動減少、作息混亂,更容易導致憂鬱、疲勞、慢性疾病的潛在風險。
根據媒體報導,參與這項研究的學者達什蒂(Hassasn Dashti)表示,年長者的的飲食時間,尤其是早餐可當作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但也強調這份研究並非指晚吃早餐與死亡有明確因果關係,只是存在一種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