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珮琪表示,演出電影《我家的事》之後,她最大感受是「每個家庭表達愛的方式都截然不同。」黃珮琪回憶童年時,對於父母某些決定或對待方式常常感到不解,甚至有些怨恨。
單親家庭 父軍事教育管教
她曾困惑為何別人家裡總是和樂融融,而自己卻是單親家庭,尤其聽到同學跟媽媽母女感情很好,但自己回到家卻只有爸爸,更覺得是一種強烈對比,尤其父親又採取軍事教育般的管教方式,讓她跟父親的隔閡更深。
但是在拍攝《我家的事》過程中,黃珮琪慢慢理解到,那些過去無法理解的舉動,原來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她坦承,當時的自己不夠成熟,而父親可能也不知如何成為一個善於溝通的爸爸,因此造成父女之間常常對立。
爸爸愛 卻說不出口
她回想起在家中打掃時,偶然發現父親櫃子裡有一本名為《如何跟孩子溝通》的書,看到這本書時,她心中湧起一股酸楚,意識到父親其實有心想與她溝通,只是她當時未能打開自己的心去理解。
黃珮琪說:「我爸爸從未對我說過「愛妳」,有一年我生日時,爸爸還是跑去喝酒,我當然很不高興,覺得我生日他還是要去喝酒,但是他在回家路上傳簡訊寫著「妹妹生日快樂,爸爸愛你」,我看到當場爆哭,但是一邊哭又一邊想『完蛋,爸要回來了,我等下讓他看到我這樣哭好嗎?』所以後來看到一些妹妹們抱怨爸媽會規定他們幾點前回家,其實都只是一種擔心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