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演員拒演「良心過不去」 導演潘禮德化身屠殺200多萬人的赤柬大魔頭
安潔莉娜裘莉執導的《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借重潘禮德親身經驗拍攝柬埔寨的故事。海鵬影業提供

|即時

原演員拒演「良心過不去」 導演潘禮德化身屠殺200多萬人的赤柬大魔頭

mirror-daily-logo

2025/09/17 17:55:00

記者:

田瑜萍

法籍柬埔寨裔名導潘禮德(Rithy Panh)帶著新作《約見波布》(Meeting with Pol Pot)來台,延續他一生對紅色高棉大屠殺的探究。這位在「赤柬大屠殺」中失去大半家人的電影人,更親自在演員拒演的情況下,化身曾屠殺200多萬人,佔柬埔寨四分之一人口的「大魔頭」波布。
潘禮德出生於金邊,從小就親身經歷家人在紅色高棉失去生命,他少年時期在難民營度過,這段經歷深深塑造了他畢生的創作。而他先前也以自身經歷,擔任安潔莉娜裘莉執導的《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製片,該片後來大受好評,並代表柬埔寨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潘禮德是幕後的最大功臣。裘莉在受訪時感謝潘禮德的協助,她說:「我們的製片人潘禮德,他一直在處理這些歷史創傷,拍了許多非凡的紀錄片。」
《約見波布》故事設定於1978年,三名法國記者受邀前往柬埔寨採訪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波布。初看似烏托邦的理想國,背後卻暗潮洶湧,最終揭露成一場生存噩夢。片中高潮是記者終於面對波布本人,據悉原訂的專業演員臨陣婉拒,坦言「不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最終,潘禮德毅然決定親自上陣,精準拿捏波布冷血神態與細微舉止,連撫貓的姿勢都令人毛骨悚然。
這位從金邊難民營走出的導演,早年家人命喪赤柬,1990年代返鄉後致力重建柬埔寨電影產業。2014年,他以《遺失的映像》成為首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柬埔寨電影,如今新作再度獲選坎城影展首映單元,並被推舉為2025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柬埔寨代表,也成為2025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開幕片。
潘禮德將於本周五出席人權電影節開幕式並參與映後座談;周六舉行專題講座「約見大師潘禮德」,周日則出席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搭配經典作《S-21:赤柬殺人機器》與《遺失的映像》特別放映。
他強調:「柬埔寨不只是戰爭的國度,也是文化的國度。影像與聲音對我們至關重要;全球化時代更需要多元聲音。」《約見波布》將於本月26日在台灣戲院正式上映,邀觀眾一同見證歷史與創傷之間的勇敢對話。

延伸閱讀